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文化 >

宁夏:讲好草原故事

时间:2021-08-17 08:35:58 | 来源:宁夏日报

宁夏:讲好草原故事

5月的盐池,青山乡猫头梁村二道湖自然村附近山坡,柠条的小黄花在风中点头。荒山覆绿,只有脚下无意踩到的、木迹斑斑的麦草方格在提醒:此处曾是一处明沙丘。“把偌大的沙丘分成若干格子,其间点播耐旱沙生灌木,适时播撒草籽。一年又一年,草原是这样复活的。”盐池县林草部门退耕办相关负责人说。
退还之间,封育有道。截至2019年,盐池县超过120万亩退化草原得以恢复,草原产草量由10年前的每亩48千克提高到147千克,境内100亩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
在宁夏,南部山区草甸草原物种多样性持续恢复,生态群落稳定;中部干旱带草原生态整体好转。草原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
草原是大地的皮肤。如何合理“护肤”,提升草原生态治理能力?委员们认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宁夏打造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把握草原生态文明方向、建立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制度、培养草原生态文明意识。
精心修复:呵护脆弱增强韧性
“宁夏是全国唯一在全省域开展禁牧封育的省区,加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政策支持,有利于促进草原生态休养生息,提高草原质量和生态功能。”全国政协委员赵庆丰说。
翻开宁夏的草原“家底”:草原面积3132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1.4%,面积大、分布广、植物种类多。六盘山、贺兰山、罗山山地以及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同心间山盆地等均分布草原。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干流区域13个市、县(区)全部分布草原,面积达1476.2万亩,占全区草原面积47.1%。黄河支流茹河、苦水河、葫芦河、清水河等区域也分布草原。
当前,我区已经形成退牧还草、退耕还草、已垦草原治理、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为主体,草原防火防灾、监测预警、草种基地建设等为支撑的草原工程体系,草原保护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推进,草原资源利用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是2016年以来,通过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禁牧制度得到落实和巩固,全区落实奖补政策面积2600万亩,惠及36万户农户。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种草,面积达到830万亩,缓解了天然草原的保护压力。
赵庆丰委员建议,开展全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试点工作,将宁夏列为西部地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试点。“具体而言,就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开展草原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等重大改革任务,开展试验示范等。”赵庆丰委员说。
精细管理:草畜平衡补齐短板
围栏封育、补播改良、人工种草……去年,我区完成人工种草生态修复23万亩,有效提升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
截至2019年,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6.23%,比2011年增加7.53个百分点,连续8年保持在50%以上;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459.44万吨,比2011年增加68.46万吨。全区草原鼠害、虫害面积比2011年分别减少84%和80%。
草原是重要的绿色屏障、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牧草种质资源的基因库,也是宁夏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
蒋齐委员对草原生态的关注,侧重于草畜平衡。他认为,当前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卓有成效,但草原生态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问题同时显现,草牧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顶层设计下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制度,推进种养结合的现代草牧业发展,推动草原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蒋齐委员建议。
宁夏在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巩固的同时,受自然、地理、历史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草原生态保护欠账较多,统筹草原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短板。
总体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仍较脆弱,草原地区自然条件总体比较严酷,降雨少、蒸发量大、积温低,部分典型草原退化严重。全区草原支撑保障能力还显不足,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草原监测预警和执法手段亟待加强。以2018年为例,全区各类草原违法案件破坏草原面积1410.7亩。其中,非法开垦草原和非法采集草原野生植物问题突出。
为此,蒋齐委员建议,补齐草原管理基础工作短板,全面提升草原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赵庆丰委员建议,加大对宁夏草原生态保护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建设的支持,建立覆盖全区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面监控等立体监控网络,实现对草原禁牧、草原有害生物、破坏草原资源等情况实时监控预警,提升草原监督管理能力。
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同呼吸”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治理,“草“的存在感不容忽视。
委员们认为,亟待研究以草原生态为基础的湖、草、林、沙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珍视草原的多重功能与价值,科学修复、有效拓展、合理利用。
今年以来,我区一系列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举措,正在有序抒写:
5月11日,在红崖子乡三棵柳村,平罗县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启动。当地以温性荒漠类草原为主,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河东地区3万亩荒漠草原生态环境。
4月中旬,自治区林草局启动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创建试点调研工作。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将科学选址,慎重论证,力争纳入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省区。
4月初,经全区范围内选点,我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示范点落地罗山自然保护区。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将修复和改良退化荒漠草原4000亩,使项目区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60%以上,示范推广退化草原治理技术与管理模式,促进草原资源质量提升。
宁夏林草部门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实施百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改善草原生态质量。到2025年,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
从草原生态建设全局出发,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我区将探索适合草甸草原、荒漠草原等不同草原类型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