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科教 >

广东阻击“土地癌症”:石头缝里长出摇钱树

时间:2021-08-19 18:36:0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广东阻击“土地癌症”:石头缝里长出摇钱树

在广东韶关乐昌市梅花镇下湾村长坪亭的一处石头山,记者见到了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有些已经结果。望向远处,草木覆盖下的山体,几乎看不到裸露的石头。这里是重度石漠化地区,早在几年前还是光秃秃的一片石灰岩石阵。
6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石漠化是一种岩石裸露、具有类似荒漠的土地退化过程,被称为“土地癌症”。记者日前探访了广东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韶关乐昌。
根据中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涉及6个地级市21个县(市、区),面积5.94万公顷,集中分布在韶关、清远等地。其中,乐昌市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达267.59平方公里,为全省之最。
在乐昌,梅花河、辽思河流经梅花、秀水、沙坪、云岩四镇,当地将这两条小河流域称呼为“梅辽四地”。但“梅辽四地”却几乎是“石漠化地区”的代名词。曾经因为乱砍滥伐、自然灾害等影响,失去植被庇护的山体,石漠化程度加重,山地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无雨则旱,遇雨则涝”。
石漠化治理考验地方政府应对生态灾害的能力。“缺土缺水,在石头缝里种啥都难活,这是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的最大难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邓永林告诉记者。
据乐昌市副市长朱锋麟介绍,自2008年乐昌被列为100个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重点推进包括林业工程、水利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和扶贫工程等在内的综合治理工程,石漠化治理取得重大突破,石漠化土地面积缩减、石漠化程度减轻、植被盖度进一步提升。
此外,从2019年以来,韶关市结合中央财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计划安排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14.07万亩,其中乐昌市9.07万亩。
据了解,2008年至今,乐昌石漠化地区新增森林面积约15万亩,森林植被盖度由2008年冰灾后的45%提高到63%;2019年相比2014年,当地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42%,轻度石漠化面积减少54%。
贫穷往往也与石漠化相伴相生,甚至还会陷入“越穷越砍树、越砍越穷”的恶性循环。对此,乐昌把“治石”与“治贫”相结合加以破解。朱锋麟称,当地在石灰岩地区优先发展良种油茶,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型治理路子,全市石灰岩地区油茶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并引进油茶产业龙头企业,完成油茶基地建设1万多亩。
目前,乐昌石漠化地区参与林下经济产业的农户6000多户。“去年行情好时一斤茶油能卖到120元,差时也有80元。”当地一名林农说。
“我们还在石漠化地区发展南药产业,开展森林康养旅游和农家乐,接下来还将建设石漠化公园。”朱锋麟称,经过生态治理的石漠化地区,“长出”了越来越多的“摇钱树”。
乐昌的石漠化治理实践只是广东的一个缩影。从2006年起,广东省开始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经过数年探索,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成为了首选模式。
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该省石漠化林地已基本被纳入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管理。从2018年起,该省将石漠化地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列为特殊区域,给予更高的补偿标准,2020年一般区域补偿标准为35元/亩、特殊区域为45.1元/亩。2016年以来,广东累计落实中央和省财政补偿资金达38.3亿元,为实施石漠化地区森林的长期管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该局有关负责人称,通过综合治理,该省重建了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使122万亩各类型石漠化地区得到有效治理,全省石漠化总体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同时,广东石漠化地区还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栽种经济类树种、灌、藤等,开展生态农业、特产农业、生态旅游,增加了农民收入。(记者程景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