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围栏建设是有序利用草原的科学手段
中国绿色时报10月21日报道(记者 李娜)10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和中国草学会组织召开专家咨询研讨会,对近年来草原围栏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前草原围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建设草原围栏的建议。与会专家就此达成共识:围栏是草原管理的手段,是有序保护利用草原的有效工具。围栏在我国草原地区已经普遍采用,在草原保护修复、合理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国草原围栏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展围栏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南志标为会议准备了书面发言材料。原农业部总经济师、总兽医官贾幼陵,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郝益东,及来自多所大学、科研机构、管理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学者,针对目前我国草原围栏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围栏、加强草原监测、协调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专家认为,围栏是由粗放型放牧转型为现代化放牧的枢纽,是退化草原修复的重要方式。合理设置草原围栏可以提高草场利用率和放牧效率,提高畜产品产量,并有利于放牧地管理,恢复退化草地生产力,遏制草地退化趋势。草原围栏还可以节省牧业劳动力,能有效缓解草场边界矛盾。
我国草原围栏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些地区的草原围栏建设存在围栏过密、没有考虑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和迁徙活动、影响轮牧走场的牧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倡议,草原围栏建设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必须有利于恢复草原生态,在考虑草原边界的同时,还需设计留出野生动物迁徙的通道和家畜季节牧场转移的牧道,并在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区内原则上禁止新建围栏;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围封草原的基础上,根据畜群规模和草原承载能力,利用围栏划定轮牧分区,实施划区轮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与草原的多功能服务价值;要坚持完整性的原则,按照放牧系统单元,考虑划区轮牧需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统筹规划,系统管理,依托建立的轮牧分区,加强政策配套、资金投入、草原改良、动物生产、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使围栏充分发挥作用;要坚持尊重牧民意愿的原则,引导牧民更多地将权属性围栏转变为功能性围栏,通过志愿联户放牧等方式,引导牧民动态合理使用围栏,防止草原破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