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百个生态区界标上岗 捍卫成都“绿肺”
制图杨仕成
6月16日,成都首个生态用地边界标在锦城湖落成。
“看,锦城湖北门竖了个界标,原来这里是成都环城生态区用地啊!”6月16日中午,市民小刘和男朋友像往常一样手牵手经过成都锦城湖时,发现这里多了一个2米多高的界标,上面醒目地写着“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边界”几个大字。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规划局获悉,这是成都环城生态区的首个边界界标,用于确定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边界,引导市民共同保护和监督。目前首批100个界标已经确定位置,将围绕成都133.11平方公里的生态用地边界设立,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
界标具有法律效应首批100个7月底安装完毕
成都环城生态区是沿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所构成的控制区,生态用地总面积为133.11平方公里。此次成都锦城湖界标的竖立,仅仅是为环城生态区竖立界标进行保护的开始,目前,第一批100个点位的勘测定点工作已完成,界标样式已确定打样,并开始制作,下一步将开展界标的现场安装工作,计划于7月底“完成生态用地第一批界标埋设”。
据悉,首批100个界标的安装点位,将选择位于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边界、临近主要道路出入口和现场安装条件较好的地点,分布在武侯区、双流县、高新区、温江区、青羊区、金牛区、郫县、新都区、成华区、龙泉驿区和锦江区。
立界标呼吁公众参与环保监督
成都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198区域”到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近10年间为了保护、建设与管理好这一最重要的生态绿肺,成都一直在行动,并首次以立法形式保护生态区,于2013年出台了《成都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这次竖立界标,也是按照条例要求进行,因此,界标本身具备法律效应,同时也是实体化的生态红线。有了界标,能够将抽象的规划和边界落地,成为实体化具有法律效应的生态红线,让公众共同参与到环城生态区的保护。
有禁区出现下述行为可举报
今后,在看到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界标的地方,一旦出现如下行为,市民均可向成都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根据《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将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用于农业生产、绿化和水体、应急避难、公共文化体育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的其他用途;禁止在生态用地内设置广告。
另外,在生态用地内实施绿地、水体、景观等生态建设的,配套建设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服务设施总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5平方公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态应当符合小体量、园林式的要求,其规划设计方案由成都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禁止将非经营性配套服务设施用房改变为经营性用房。
划红线含两山两环两网六片
据了解,成都以前只开展了部分区域的生态资源规划保护工作,如环城生态区,划定全域成都生态红线是对全市的山、水、田、林等生态本底进行规划保护,让城市建设永远不占用生态资源。
据透露,目前全域成都生态红线已经在技术层面完成划定工作,但尚需按中央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而环城生态区作为生态红线的一部分,界标的竖立也意味着成都开始对生态红线进行实体化,明确赋予生态红线法律效应和权威性。
随着全域成都生态红线的划定,未来成都将形成“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格局。其中“两山”是指龙泉山、龙门山;“两环”是指绕城两边绿带、第二绕城两边绿带;“两网”是指市域的水网、绿道网;“六片”是指市域内六大发展走廊。
6大湿地年内完工环城生态区增绿地万亩
从成都市上空俯瞰,一条长达80公里的生态绿肺,环绕在成都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及周边,这187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区,有多个湖泊和湿地,它们串联成了一条绿意盎然的“翡翠项链”。自2011年起,成都市就启动了环城生态区的立法保护和规划建设,决定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着力建设6个生态湖泊和8个集中水生作物区。自去年5月起,锦城湖、白鹭湾湿地和香城湿地已相继完工,并向市民开放。
14个湖泊、湿地,已建成3个,剩余11个何时开修?今年2月,在2014年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联合监督检查工作动员会议上,成都市政府环城生态办相关负责人曾透露,今年内将完成6个湿地起步区建设。它们分别是新都北湖湿地、成华区北湖湿地、温江区金沙湖湿地、龙泉驿区花田湿地、双流县江安湖湿地和锦江区白鹭湾湿地二期。
今年内,成都市将在环城生态区50米防护林带基础上,为10000亩土地增绿,再栽种100万棵树。此次增绿,以“分区、成片、组团”的思路建设,最终形成错落有致、疏密相宜、季相分明、通透大气的200米生态景观带,有效改善环城生态区环境。此外,在200米生态带和农田保护区外的土地,各区(县)按照“建筑只减不增,绿量只增不减”的原则实施绿化,确保环城生态区内无荒芜和裸露的土地。从天府广场半小时抵拢香城湿地
随着成都“3环16射”快速交通路网构建,市民出入主城区将更为便捷。待6湖8湿地全部建成开放后,市民如何能快速抵达?根据规划,环城生态区建成后,将形成“快速通达、慢行体验、无缝接驳”的综合交通系统,使市民来得了、进得去、留得住。
具体来看,快速交通依托城市快速路规划9处交通转换枢纽,各枢纽均配套大型机动车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有机接驳地铁、公交、大巴等快速交通系统与绿道。另外,慢行交通将规划300公里慢行绿道网络;双环互联则在绕城高速两侧形成绿道双环;全域贯通是在环城生态区内形成满覆盖绿道体系;还将规划9处包含机动车(含旅游大巴)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的静态交通设施。总体来看,环城生态区的交通系统为:两环—三环路、绕城高速;八轨—8条地铁轨道(1、3、4、5、6、8、9、10号线);二十八射—28条快速畅达的放射状骨架道路。
以香城湿地为例,新都区环城生态办相关负责人透露,市民从天府广场出发,如果不堵车,半小时便能到达。她告诉记者,香城湿地规划面积3000亩,目前一期工程1080亩已完工,并向社会开放。她透露,如果市民想去体验一把湿地美景,驾车走龙青环线最为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