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科教 >

四川:退耕还林14年惠及2200万农民

时间:2021-10-07 14:36:33 | 来源:中国广播网

四川:退耕还林14年惠及2200万农民

‍退耕还林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四川从1999年试点开始至今已走过14个年头,该工程共惠及了四川2200多万农民。

退耕还林对于四川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大。记者在四川叙永县农村采访,一路逼入眼帘的绿色和与农民的交谈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四川是农民工输出大省,退耕还林对这里来说意义更加特别。比如在叙永县,很多农村青壮年年前就开始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老人小孩居多,农村种庄稼的劳动力明显不足。叙永县很多山区坡耕地,种的都是玉米等等农村物,由于自然条件气候等原因,农民收入并不是太高。这样就造成了农民不出去打工,收入就很低,出去打工家里的劳动力又缺乏,很多土地要抛荒的情况。退耕还林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林木不需要像种玉米等庄稼那样投入那么多精力。叙永县殷家沟的村支书说,他们村在种树等等需要劳动力的时候,打工的人就回来一趟,平时家里留下的人管护就足够了,这样就解放了劳动力。现在村里荒山都造上了林,解决了村民的大问题。退耕还林国家还有补助,加上来自林业的收入,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家乡也更美了,大家自然也就喜欢的不得了。

退耕还林可以给当地村民带来收益,而且美化家乡,所以群众对这项政策非常喜欢,所以大家表示希望继续实施,扩大实施面积。另外,还有农民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完善林区道路,解决运输问题,缺水的地方能建设蓄水工程。山区的农村总体来说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收益。

绿色中国行动报道组今天走进了四川省叙永县赤水镇,当地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帮农民种果树,既让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也让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赤水镇位于四川的最南端,与贵州省毕节市只隔着一条赤水河。赤水河谷气候干燥,昼夜的温差比较大,比较适宜水果的生长。因此,赤水镇也是有名的“水果之乡”。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赤水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林种植,目前桃子、李子等果木都已经形成规模种植。种植果树不仅有效遏制了沙漠化的进程,还大大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沿着赤水河岸边行走,赤水河岸边的坡地上满是挂满枝头的桃子和李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赤水河流域完成人工造林37.9万亩,退还耕地还林7.7万亩,村民王云说,坡地上种上果树后,减少了水土流失,他们的收入现在每亩能达到2500元左右,比以前是翻了好几番。他家20多亩的果园,一年就能挣好几万。

赤水镇村民王云说,由于雨水比较多,今年果园的柑橘产量会降低,不过现在的收入比以前好了很多,环境也好了,不再是一些荒地。现在正好是桃子和李子的成熟期,在社区1组里,一些农民正忙碌的在果园里摘果,用背篓背到不远处的货商那。因为品质好,池水的水果吸引了众多买家慕名而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