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区绿化要“文艺”也要稳健
6月23日,导报记者从市政园林局获悉,今年,厦门岛内的城区绿化将继续向“空中”和街边推进,除了壁面和屋顶,还将在道路逐步打造各种形状的“立体花坛”。同时,一些道路和街边还将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小游园”,供附近市民休憩和玩耍。(6月24日《海峡导报》)
不满足于种植普通的花草树木,在绿化中引入“文艺”元素,是城区树木日渐饱和后与时俱进的发展路径,市政园林局将岛内绿化向空中、街边推进值得肯定。但借鉴本地以往和外地探索的绿化实践,绿化“文艺化”也应该渐进。
首先,一定要避免没必要的“大换血”。近年来不少城市爆出铲草换树的事,好端端的草皮说铲就铲,长了多年的树木说换就换,在花费了大量公共财力的同时,也破坏了城市、街区的道路特色,还存在给市民带来不便等问题。本市绿化逐步“转向”,新品花草树木登场,有必要认真规划、充分认证、倾听民意、厉行节约,慎重、渐次、稳健地推进绿化“文艺化”,确保不返工、不折腾、不扰民。
在新闻中,我们欣慰地看到,厦门打算在云顶北路实施游园化改造的时候,就明确地提到“不破坏原有绿地”。希望绿化新举措推进中要向此看齐,充分爱护原有的绿化成果。
其次,不要“抢风头”。街边的“小游园”做得“文艺”一点,那是怡人的风景,可道路边搞景致,那就有得讲究。见过高速公路隔离带搞“文艺绿化”的吗?很少。高速绿化的功能是隔离道路、净化空气、养眼宜行,如果搞得很“文艺”,使司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分散了注意力,那就过犹不及了。再比如以前就有过报道,有些绿化植物管理不便,或者管理不到位,容易在拐角处遮挡住司机的视线,产生交通隐患。所以,道路绿化做景致一定要综合路段因素,服从交通安全的要求,有些路段不要让绿化过分地“抢风头”。
再次,不要“脱地气”。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市花,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绿化融入“文艺”元素,那就是城市文化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做的盆景、设的景致要尽量与本市市情、历史、文化、风俗等相匹配,要接市花市树、闽南文化、鹭岛风情的“地气”,将“文艺”绿化做成厦门的新名片。
生活在这座城市,很多时间都是在户外,因此城区的绿化“转向”关系到千家万户。希望有关部门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听听群众的意见,稳步前进,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花出实实在在的效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