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林:白手起家的云南省杰出盆景艺术家
图为谭永林(左一)和业内同行在盆景展上品鉴盆景作品
中国园林网特约记者柏斌报道,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副会长、昭通市盆景艺术协会会长谭永林原是昭通市皮革工业公司的厂长。1977年,谭永林参加华东西南地区皮革技术协作会时看到商店里有山水盆景的亭台楼阁等盆景小配件销售,出于好奇就购买回来开始自己创作盆景,从此与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努力,谭永林不仅在省内外的盆景展中捧回20多个奖项,而且成为九位“云南省杰出盆景艺术家”之一。
记者见到谭永林时,尽管已是67岁的老人,但依然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他向记者介绍:昭通砂积石和岩柏、平枝荀子、铁马鞭等特色盆景石材、树种十分丰富,仅平枝荀子就有20多个品种。但刚入门时逢浩劫刚过,当地成型的盆景作品和可借鉴参考的书籍、图片如凤毛麟角,向前辈请教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只得自己把别人聊天、打牌、看电视的时间用来寻找、发掘适合的盆景材料,凭想象摸索着创作盆景。为提高自己的盆景创作技艺,谭永林借各种机会辗转于福建、江苏、浙江等盆景技艺高超的省区学习观摩,总结吸取各地盆景的精华和特色,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回想当初的艰苦岁月,他说:“抛开那时的艰难不说,我只说一点,就是那时我的工资每月就50元左右,几乎全部花费在盆景中,家里的一切开支则靠老婆的工资支撑,没有老婆的支持,我不会有今天的收获,因此我很感激我老婆及子女对我的支持。”
在第五届全国盆景展上,一位老者围着他的荀子树木盆景转了几转,然后向他索要一个将要切除的小侧芽,小小的举动使他当时颇受震动,这让他更加坚定走地方特色树种盆景之路的创作思想。因此他以昭通特有的岩柏、平枝荀子、铁马鞭、昭通山楂等为主材创作的树木盆景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有的风格受到业内同仁的关注。三十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视盆景为生命,谭永林通过努力学习和认真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2010年,他创作的盆景已达到700多件,截至目前在省内外的盆景展中获得20多个奖项,其中飘长83厘米的‘平枝荀子’盆景‘彩云’在2008年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上获得银奖,在云南省盆景展上先后获得金奖3枚。他用手比了比说:“荣誉证书摞起来有30多厘米高。”
为发展壮大昭通盆景创作队伍,他不仅成立了至今已拥有130多名会员的昭通市盆景艺术协会,积极承办了2008年“迎‘奥运’云南省第四届盆景、赏石展览”,还将大部分心爱的盆景作品慷慨的送给朋友,其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朋友认识盆景,了解盆景,培养他们爱好盆景的热情,从而扩大昭通盆景的创作队伍。
如今在他200多平方米的盆景园中,只留着20多个树种的100多盆造型多样的树木盆景,但这些盆景有的主干蟠曲,枝条虬屈;有的悬根露爪、苍古矫健,他视为珍宝。2011年,飘长100厘米一盆‘岩柏’树木盆景以18000元的价格卖出,虽然对当时的他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但他却高兴不起来。他说:“每一盆盆景都凝聚了自己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都像自己的儿女一样,是我的宝贝,根本舍不得买。”
谭永林告诉记者:“从事盆景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抒发人的感情,在工作劳累的时候,静静的看一下盆景,一切劳累、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谭永林指出:盆景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用盆景作品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现在全国盆景发展很快,特别是江浙、福建一带,都跑在我们之前。云南虽然是植物王国,但还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先进地区的长处,发挥植物王国的优势,博采众长,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云南特色的优秀盆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