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谈关中古园林的美学内涵与意义

时间:2021-12-14 19:36:02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谈关中古园林的美学内涵与意义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孕育出不同的建筑以及美学风格。与南方的情况不同,有着千余年建都历史的陕西关中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是皇家园林。如中外著名的华清池,从西周幽王时期,历经秦汉、隋唐至宋元明清,一直以华贵、卓越的丰姿显露于世,成为我国现存最早、沿用时间最长、帝王游玩最多的皇家园林。此外还有根据文献资料复原的阿房宫、上林苑、大明宫、曲江苑、兴庆宫、玉华宫等都以其独特的格局和华丽的造型为世人所称道。这些园林,在选址、占地、建筑、布局方面尽显皇家气派的同时,也通过对自然的模拟和加工,于方寸之间显露出无穷的意趣,表达出造园者的艺术匠心,在展示我国古代造园技术的同时,也凝聚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精神,对今天的城市化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园林的产生决非偶然,而是在生产力发展,经济达到一定水平,人们有了更多休闲时光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现象。与以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民居建筑不同,园林体现更多的是建造者的经济实力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因此,历代统治者在取得政权,国势强盛之后都会大兴土木,建造园林,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国力和生活品味。

在陕西关中地区建都的众多王朝中,秦汉两代具有重要地位。他们前接商周,后启隋唐,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那“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拥有众多馆舍亭台、山水动植的秦阿房宫,兴建于汉代的上林苑,都是当时最有规模的皇家专有园林。这些虽然都没有留下完整的遗迹,但是,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来看,其中融殿堂于环境,融居住于游玩的设计理念,对后世园林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这些园林一改先秦时期纯粹依赖自然环境布局的被动做法,增添了许多人为因素,通过植物的配置、山石的垒砌、溪流池塘的布局,宫苑建筑的连绵,有意识地划分环境,营造具有人文意味的空间,使园林更加具有审美功能,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人们的审美注意:

1、规模宏大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皇帝是唯一可以与“天”为伍的人。所谓真龙天子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样一种审美心理的产物。加之在关中地区建都的王朝集中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强大的国势为显示帝王们的审美品味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从周武王的灵囿、秦汉的上林苑,直至隋唐的华清宫、大明宫、曲江苑,建造规模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体现其独尊地位,将所灭六国的贵族们大量移居咸阳,致使国都的人口巨增,不得不扩修宫殿。据《史记·始皇本记》载:“始皇帝三十五年,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乃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阿房为朝宫,先作之前殿,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1] 这是形容阿房宫巨大容量的;关于阿房宫外围环境,《三辅黄图校正》给予了这样的形容:“规划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这样浩大的建筑规模和外围环境,可以说开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之先河。

汉统治者更是在古上林苑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形成了气势更加宏大的园林景观。据《汉旧仪》载:“上林苑方三百里,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其中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可以看出,汉代上林苑较之先秦时期,更增加了游玩的功能,不仅占地更加宽广,园中的设施也更加完备,在强调改造自然为人所用的同时,还努力营造一种宫苑相连、水天缥缈、好似天宫的浩大场面,以体现皇家园林的与众不同。

唐代是皇家园林建造的巅峰时期。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的频繁,不仅加快和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也为皇家园林建设提供了多方面的文化参照。启于魏晋、兴于盛唐的山水诗画也从艺术的角度启发着园林建造者的创造灵感,文人墨客的细腻笔墨,精致情思,启发着园林营造者的奇思妙想,使写意抒怀的手法被广泛运用到园林建设上,此时的皇家园林在规模宏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2001年,考古工作者对西安北郊的大明宫遗址进行了发掘,仅太液池遗址南岸占地就达2800多平方米。建筑方面的遗存也很多,其中发现了大量或雕或凿、有鸟兽图案的杆栏式水上廊道和水上亭榭类上的建筑构建。借助想象,将这些建筑项目进行连接,不难想见大明宫昔日殿宇遍布、廊榭相连、花木簇拥、水天相映的盛景。

2、尽显华丽

在关中建都的各个王朝中都不乏盛世。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既提高着人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勇气,也为皇家园林的建造提供了新的工艺,追求华丽的建筑效果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实施的。

在由“囿”向“苑”的发展中,园林规模也由模山范水向“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以“礼”为核心,以土木为材料。前者是古代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后者则保证着各种工艺的实施。这一点在皇家园林建设中表现的尤其明显。最早的园林出现在周朝的“囿”,其主要功能是供皇家打猎游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建筑,荒山野林之中,用于求神拜仙、祈祷收获的高台建筑还是要建的。尽管这种建筑也能体现皇家的气派,但是,狩猎的时间性与高台建筑的简陋,到底与彰显皇家的高贵之间存在着距离。于是,秦以后,更加符合繁简有别、主从有序理念的宫苑式建筑开始大规模地出现在皇家园林之中。特别是园林化集中为分散的格局,连绵不绝的亭台楼阁,错落有序的宫苑屋宇,更能于统一中富有变化,形成“风景中有建筑,建筑中有风景”的基本格局,使整座园林在空间划分与组织上既能够以皇权为中心,又能够形成富于变化、错落有致的美学效果。

以汉武帝时代的上林苑为例,据陈宜在《三辅黄图校证》中记载 “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三十五”。[2] “门”,供人出入之用,“门十二”,足见此园占地范围之大;“苑”,是怡情养性之所,“苑三十六”,足见其铺张用度之无拦;“宫”,供人休息盥洗之地,“宫十二”,可见帝王生活之滋润;“观”,用于观赏歌舞之场所,“观三十五”,足见帝王歌舞升平的生活状况。除此之外,据《三辅故事》记载:上林苑中的“昆明池盖三百二十顷,池中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风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帝御豫章观临观焉”。这些记载显然加入了不少想象的成分,但也决不是空穴来风。要知道,只有那些标新立异、独领风骚的场所才可能引发后人的想象。今天,“昆明池”、“豫章台”、“龙首船”等构成的美景已难寻踪迹,但是,这些文字所勾画的境况,仍然可以使人想见当年皇家园林那不尽之华美。

3、偏爱写意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基本构图,建筑只为装点而设置,起点缀作用,与欧洲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中心,自然环境为建筑服务的倾向形成反差。魏晋以后,这一情况随着山水诗画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为了体现园林主人的精神世界,像借景寓情、诗情画意、境生象外等诗画方面的艺术手法直接进入了园林建造,诗、画、园三位一体,促使园林之美向写意化发展。

因地制宜,是中国文化中“和”思想在园林营造上的具体体现,指园林建设要与所在地区的地形、地势、地貌相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达到“天时、地利、人和”。早在秦朝时期,利用曲江山水景致优美的自然特点,皇室便在此开辟了著名的禁苑——宜春苑和乐游原,使曲江成为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朝时期,首都大兴城倚曲江而建,皇家禁苑芙蓉园修成后,相邻的曲江俨然成为都城的一部分。芙蓉园也由秦汉都城郊外的离宫别馆转变为隋朝都城中的皇家园林。唐代,曲江进人了繁荣兴盛的时期,重新修建的芙蓉苑(亦称芙蓉园)更加具有创意,是一座能容纳万人同游的皇家园林。园外著名的曲江流饮与雁塔晨钟相互辉映,园内紫云楼、彩霞亭等重要建筑屹立于绿山碧水之间。纵观整个园林,亭台楼阁静若处子,堂殿厅馆严肃威仪,桥石榭檐怪奇灵动,雕窗柱廊露而不透…… 本来就很优美的自然环境,经过创造性的处理而更加艺术化,形成了一种不是仙境而胜似仙境的美学效果,为中国古园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