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文化 >

山西:柳林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时间:2022-03-22 11:36:29 | 来源:吕梁日报

山西:柳林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0亿元,完成通道绿化200公里、生态绿化5万亩、核桃林建设9万亩、村庄绿化70个、企业绿化30个;全县有林地总面积快速增长,达到63.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28.86%提高到现在的32.76%……

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的推进速度。来到三晋“西大门”——柳林,无论走到哪里,都如同徜徉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城在林中、碧色摇曳,人在绿中、绿韵荡漾。

伴随着造林绿化的铿锵脚步,一项项以生态文明为主旋律的大手笔、大气魄的造林绿化工程呈现世人,勤劳智慧的柳林人用树、用花、用五彩缤纷的色彩,用那独具的神韵和别样的风采,扮靓了吕梁大地,圆梦了“美丽柳林”。

以煤补林

产煤大县,经济强县,生态脆弱,环境污染。说起柳林,“黑”多“绿”少似乎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的确,柳林是一个典型的煤炭工业县,也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依托储量丰富的优质主焦煤,柳林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山西经济第一县。但繁荣的指标背后,本已脆弱的生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柳林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因素。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重孰轻,柳林人需要做出抉择。

柳林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面对煤炭开采对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的严峻现实,“挖地下黑色资源,建地上绿色宝库”,“以煤补林”的大思路成为全县上下的自觉行动。“以煤补林天经地义、以煤补林责无旁贷、以煤补林迫在眉睫、以煤补林就是敬天为民”,干部群众思路统一、态度坚决。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从2003年以来,柳林县在全省首创并一直坚持“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的生态建设机制,要求该县所有从事采矿、煤炭加工的企业依照产能承担相应的绿化任务,“以企划山、限期绿化”。2010年又出台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从该县所有煤炭企业吨煤提取2元造林绿化费用和1元核桃林发展基金,确保了对造林资金的持续投入。

近年来,该县仅各类企业就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绿化面积20多万亩。

兴林富民

柳林既是一个资源大县、经济强县,同时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县。与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441元,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面对农民增收困难的实际,柳林县在生态林建设中制定了“增绿与增收并行、造林与兴业并重”的方针,立足于农民增收,确立了“兴林富民”大战略,把红枣和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作为林业建设的主抓手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目前,该县已经在沿黄5个乡镇建成红枣林28万亩,在东部冷凉山区规划建设核桃林30万亩,已建成19万亩。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县农民人均一亩红枣林和一亩核桃林的总目标。

在红枣林建设上,沿黄28万亩红枣林带都已挂果成林,正常年景产量3000万公斤,红枣收入成为枣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县财政每年投资1500万元在红枣主产区的5个乡镇建立了5—10万亩红枣管护示范区,每亩补贴500元,实施重点示范管护,有效提高了产出效益。

在核桃林建设上,采取“五统一分”的管理模式: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苗木、统一标准、统一栽植、统一管理,专业队管护五年成活挂果后,无偿移交土地经营户,被农民称为“摘果子”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5400元。

今年,该县财政又投入1700万元,在龙门垣和联盛两个核桃园区规划4.4万亩进行核桃林间作低杆作物示范,以此提高林地产出效益,激发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带动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机制创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健全机制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优化机制是创新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机制创新,高远的目标才能从愿景变成美景,从梦想变成现实。

在规划设计上精益求精,在资金使用上精打细算,在树种选择上精挑细选,在栽植管护上精雕细琢……机制创新如一把标尺,刻写了柳林人造林绿化工作的精度,更丈量了转型跨越发展的高度。

可靠的投入机制。一是县财政主导建绿。紧紧抓住县财政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不惜投入巨资造林绿化,近两年来县财政平均每年以2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撬动两倍以上的企业和社会资金。二是企业转型发展增绿。在坚持“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生态模式的基础上,2011年起开始推行“1+2”模式,即要求全县各煤炭主体必须上马一个非煤项目,同时必须领办或扶持一个上规模的生态园区。全县已铺开9大生态园区建设,覆盖了8个乡镇35个行政村200余平方公里土地。目前,这些园区已高标准建设生态林5万亩、经济林4万亩、设施蔬菜2000亩。三是社会承包治理造绿。广泛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以个户治理、联户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积极投身到全县的林业建设事业中来。目前,全县共涌现出造林大户52户,累计造林8万亩。

高效的科学造林机制。一是高标准制定规划。完成了《柳林县2011—2020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县通道和荒山荒坡生态林全覆盖、坡耕地经济林全覆盖和人均2亩经济林林业建设目标。二是明确建设标准。确定了“通道绿化不断线、荒山绿化不断带、关键地段出精品、重要区位现景观”、“有山必有林、有路必有树、有村必有绿、有企必有景”及“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标准和要求,高标准实施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企业绿化、城区绿化。目前,全县已形成以三北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屏障、通道绿化为轴线、镇村绿化为支撑、小区绿化为重点、机关单位绿化为点缀的生态园林新格局,从根本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完善的种管护机制。一是强化精品意识。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垣综合治理,科学布局,规模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创建了“林产合一、农林复合经营、综合防护、矿山修复、矿区治理”等多种模式的林业精品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建立了“专业队施工、工程化管理、三年保成活、分三期付款”的造林营林模式,在每个细小环节上都精雕细琢,精细施工,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96%以上。特别是在发展经济林方面,融入“园区化”理念,高标准栽植、高规格管护、高品位加工,重点打造了两个红枣产业园区,三个万亩精品核桃园区。近年来,全县建成了不同模式的林业精品工程达32处,其中万亩以上的7处,5000亩—10000亩的11处,2000亩—5000亩的14处,发挥了规模效益和示范效应。二是加强林木管护。正式挂牌成立了森林公安派出所,对人为毁林案件实施严厉打击;在成立全县森林消防专业队的基础上,在全县公开招聘了214名天保工程护林员,对全县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新造林地实行统一管护。在封山禁牧方面,县委、县政府明确出台了一项规定:林地发现10只以上羊群免乡镇分管副职,发现50只以上羊群免乡镇长,确保了新栽苗木栽一棵、活一棵、成一棵。

站在吕梁之巅,俯瞰茫茫林海。一行行树,一片片林,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处处渗透着柳林人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一座座山,一道道坡,像一座座精美的雕塑,处处彰显了柳林人锐意进取的改革意识。这精神,这意识,与柳林人幸福的笑脸融合在一起,与柳林人对未来的憧憬融合在一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