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落雨城市洗掉一场伪装的梦
9月1日晚到2日白天,入汛后持续时间最长、过程雨量最大的一场降水袭京。为此,北京市气象台一度发出了今年夏天第一个暴雨黄色预警,而顺义、怀柔等区县的气象台还把暴雨预警升级到了橙色。9月1日傍晚,央广新闻也在不停预警暴雨来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在用“黄历体”善意提醒人们,“今晚不宜加班”。
及时并详尽的预警当然是好事,人们心理很快就达到戒备状态。但这感觉多少又有些微妙,面对一场暴雨就如临大敌,城市真的脆弱到如此地步吗?
真正的雨灾不在于级别,而在于个体直观感受。任何一处个例塌陷,都意味着城市抵御暴雨的能力存在缺陷。一个习惯性体验是,每当下雨,甚至是小雨,北京城的交通拥堵情况就会大大加剧。部分低洼地段早就习惯性成为海天泽国。甚至高高在上的天桥也会因为排水不畅,成为“天上的河流”。更不用说处处都由高科技装点的地铁站,一有点雨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种阻挡水势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由钢筋混凝土严密“保卫”的现代城市,为何碰上下雨这个毫不稀奇的自然现象,就会变得束手无策,丢弃看似坚硬的铠甲?我们不能一味苛责城市的脆弱,需要审视的是,现代文明是否是我们需要的生活文明,物质进步是否等同于生活态度的健康。从物质的欲望都市,到回归自如生活,还有很长一段泥泞路要走。
越是现代化的外表,可能就越有前现代的粗陋。举个例子来说,今年年初,一场强降雨将深圳机场新航站楼给“浇湿”了。这不是这座遍布现代科技设施的机场第一次漏水,它在启用仅半个多月后,航站楼便因受到冷空气和暴雨的影响出现严重漏水。当时机场管理方统计主楼漏点有100个,廊桥漏点为68个。这看上去与机场的外表很不相符———不仅请了意大利公司设计,“融合了建筑美学、绿色节能和功能实用等多方面元素”,而且酷似一条“大飞鱼”,显示了独特的设计感,大有引领潮流的样子。无奈,“建筑美学”挡不住一时风雨,在南国深圳这座多雨的城市,实在称不上是“功能实用”。
城市的脆弱只是外表,人心的脆弱才是实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座座高而全、大而富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节节萌发、生长,可一个个都在暴雨、风雪上栽了跟头。要说中国千篇一律的城市有多少精致,倒未必见得,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有一张冷酷僵硬的门面。不得不吐槽一下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的审美趣味,多的是制造感,少的是创造力,现在就连最基本的保障能力都令人怀疑了。
当然,我们不能草率猜测在这轮城市建设大潮以前,城市建设就多么尽善尽美。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物质资料缺乏的年代,在“建筑美学”还没有压过“功能实用”的年代,城市建设或许没有现在看上去的讲究,保留一点基本的“良心”却是当时建设者小小的追求。
建设在古城上面的“新北京”每每遭遇大一点的暴雨,就会有人提起总长200余公里的明清排水管网正在发挥作用,从而论证当年城市的建设者多么有“良心”。其实,并不能说从前的排水设施做得有多么高级,那只是少数人的崇古幻觉。然而,过快的发展打乱了城市生长的节奏却是不争的事实。古时排水管网设施没那么先进,但是已足够满足当时居民的需求,所以在几百年后还能发挥功能。而现在排水手段多得是,只是城市生长实在太快了,为一个劲儿向前冲付出的代价就是一头扎进水里……
我们一边为了都市建设走得不够快而诚惶诚恐,一边为了下几滴雨浇灭了热情而沮丧万分。这种奇怪现象看上去是一种发展的焦虑,归根结底则是生活方式的迷失,它让每一个都市人沉沦在伪装现代文明的泥潭里,做着一场无法自拔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