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安:城市绿化建设不能不讲效益
随着全民绿化兴起,很多城市不惜动员巨大人力、财力组织植树活动,也有一些城市在绿化活动中出现“奢侈之风”。譬如,偌大的城市广场上,铺设着进口的草坪;去南方引进昂贵的热带树种,或者去深山“挪”来那些老当益壮的大树,不计成本、不远千里地来到一些城市安家落户,冬天紧紧包扎御寒,炎夏则头罩纱网遮阳,希望这些“外来客”能为城市增添光彩。
然而,如此“折腾”确实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是花费惊人,一棵大树从购买到成功移栽,十几万元是个少不得的数目。至于那些珍奇的物种,更需几十万元作为“聘礼”。而由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匹配,这些花木往往水土不服,或面目枯黄,或干脆憔悴而死。譬如在南京、杭州等城市都曾出现这样的情况:引来的凤尾竹、香蕉树、香樟树在一夜之间或冻死或冻伤,损失严重。
城市绿化,究竟是为了什么?当然是城市环境的美观、净化!但是当花费巨资引来的洋树、怪树、老树,也仅仅是给城市提供了这两个简单功能的时候,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诘问,换来这些绿化成果花了多少钱?保持下去还要花多少?花这么多钱是否确实物有所值?
其实,城市绿化跟农村植树造林一样,也应讲究“三分造、七分管”。不仅仅是栽几排行道树、建一片绿地就可以了。要让花草树木能顺利成活且活得好活得久,让人看上去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真正发挥景观效益、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