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任县在生态建设之旅上阔步前行
通道绿化标准由50米拓宽为100米,全年计划植树99.36万株、造林1.78万亩,改造提升4条河流、新建8处景观湖……任县正在生态建设之旅上阔步前行。
未来区域竞争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只有打好优质的生态本底,才能奠定良性的发展格局。任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战略理念,高站位规划、高标准打造、高质量完成,努力建设绿色路网、生态水网和森林城市,全面叫响“绿色城市高地”区域品牌,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涵养新区,逐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科学规划领发展之纲
规划是龙头、是先导,引领着新型城镇化的整体效果打造。“没有科学规划就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任县决策者放眼未来,信心满怀。
超前谋划、科学规划、高标准打造实施……任县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聘请知名专家和学者对全县发展规划进行修编。依托现有的发展格局和城市文脉,结合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创新绿地系统规划思路,对《任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12—2020年)》及人民公园、“环城水系”等重点绿化工程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对城市绿地进行整体定性、定位、定量统筹安排,把全县优化形成5条县域生态绿道、3条城镇绿廊、若干发展节点和独具田园风光特色的绿色村庄组成的“绿网”。在保障绿化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凸显了任县独特的人文特色。
为严格绿线管理,任县出台了《任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划定了城市绿线,将城市绿线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严格管控;对于超出绿线的项目,一律不予竣工验收。同时,该县还相继出台了《任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任县城市绿地和树木认建认养实施细则》、《任县广场游园管理规定》,在增绿的同时护绿、保绿。
“织就”绿网润城乡之肺
城内绿树成荫、城外满目苍翠。在生态建设中,任县如何继续深耕绿色?
生态立县,绿化当先。任县把造林增绿作为工作的重点,开展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乡级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河渠绿化等“六大”植树造林工程。
游园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线、城区绿地为面、绕城林带为环……在城区绿化上,任县锁定“点、线、面、环”,不断对细节进行“雕琢”。按照“乔为主、灌搭配、花点缀”的原则,开展大树五进、万棵雪松进县城、绿化改造提升等工程,强力推进公园游园建设、道路绿化建设、园林苗圃建设、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建设、防护绿地建设五大工程,打造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城区绿化和郊区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对城区主干道路按照“一街一景”绿化目标,着力打造“以路为线、以线连点、以点带面”的道路绿化网络。
中心城市扩张到哪里,生态建设、园林绿化就跟进到哪里。今年年底,任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8.4%,绿地率达到33%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7%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
在造绿的同时,任县兼顾经济效益。结合道路沿线改造提升工程,任县把原有林网宽度由50米增至100米,推广“专业造林公司+县财政补贴造林”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并采用花灌木和乔木间种、林下育苗等多种种植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该县对村屯实行绿化,将村庄道路两旁成排植树、房前屋后零星植树和村中营造小片绿地相结合,扩大绿地面积,提升绿化质量。在树种的选择上,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绿化美化村屯的同时,创造“绿色财富”。
生态水网点城市之魂
在总量扩张的同时,高品位的绿色精品也将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国槐一条街、法桐一条街、垂柳一条街等树起了城市道路和景观提升的样板;邢衡高速200米宽的乔木林网、邢德路200米的乔木、花灌木长廊、城区四处苗圃种植基地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智园、河泽园、太极园等富有文化特色的小游园将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仅限于此,任县人并不满足。
绿是城之肺,水是城之魂。任县还将打造牛尾河、饮马河、顺水河、牛尾新河以及邢州湖、乐水湖等组成的“四河八湖”环城水系,打造独具特色的自然水生态景观带。目前,牛尾河防洪蓄洪缓洪区项目已启动,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增强防洪蓄水能力,还能为环城水系提供充足的水源。
位于县城东北角的景观湖,是任县水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它以自然生态为建设理念,以污水处理厂中水为水源,外围有苗木基地环绕,内部水景和绿化带交相映衬,呈现一派水绿交融的新景象。
“碧水与长天一色、自然与城市共生。”一个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的城市,才更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投资16亿元的佰裕东面粉深加工项目、投资5亿元的华北城建材家具广场项目、投资3亿元的地井塑业排水排污管道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任县,用实践证明了“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
蜿蜒密集的道路绿带,星罗棋布的城市游园,大片大片的丛林绿地,层次丰富的水系景观……一道道生态回廊、一幅幅生态景观编织着一张满目苍翠的“绿色之网”。在任县,生态在城市空间布局中成为主角,“绿在城中”正在向“城在绿中”转变、“水在城中”正在向“城在水中”转变、“城市生态”正在向“生态城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