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10月频遭雾霾 防霾应急预案内容不全亟待细化
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从10月20日晚开始,一股冷空气将席卷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带来4到6度左右降温,困扰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将逐渐消散,但23日之后,雾霾天气还可能再度来袭。
对京津冀地区市民来说,这是一则喜忧参半的消息。进入10月以来,市民们还未好好享受秋高气爽,就遭遇了接踵而至的两轮雾霾天气。
第一轮雾霾天气出现在10月8日。
10月9日,环境保护部派出6个督查组,奔赴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保定、邢台、衡水、邯郸8个城市,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
督查组发现,京津冀相关城市积极应对,均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是一些地区应急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不可否认,如何建立顺畅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如何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督查发现诸多问题
自2012年冬季雾霾天气多次出现以后,中国民众对大气污染关注上升,中央和地方治理大气污染力度不断加大。今年入秋以来,卷土重来的雾霾再次引发人们对污染治理的思考。
环保部督查组督查发现,尽管京津冀相关城市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均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些地区应急工作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应急机制不协调、不顺畅,部分涉及民生的应急措施难以完全落到实处,一些地区或企业应急响应仍然迟缓滞后,部分地区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强等。
“这说明各地应急预案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其次,所谓预案就是要提前预告,要有一个提前量,这样才能调动各部门采取应急措施。但是,在具体应对时,这个提前量并没有做到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高利红说。
在督查组发现的诸多问题背后,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中国的城市空气重污染预报预警体系才刚刚起步。
2013年9月,环境保护部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指导地方制定应急预案,并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我国首次发布单独的霾预警,是在2013年1月28日。当天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了蓝色预警。此时的预警级别只有蓝色和黄色两个级别,黄色即为最高级别。
这一天,也是中国气象局向社会发布重新修订后的霾预警信号标准的日子,新标准首次将PM2.5作为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意味着霾的国家预警制度正式启动,此前,我国只有雾霾预警和大雾预警。
重新修订后的霾预警信号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分别对应中度霾、重度霾和极重霾,反映了空气污染的不同状况。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表示,如何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度,是眼下环境专家们最关心和正全力以赴解决的事。预警的标准究竟怎么定,具体怎么运转,预警何时开始何时结束,都需要细化研究。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