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文化 >

内蒙古:包头花卉市场“蛰伏期”到底还要持续多久

时间:2022-06-02 08:36:09 | 来源:包头晚报

内蒙古:包头花卉市场“蛰伏期”到底还要持续多久

王利民经营的大都为大型绿叶类植物

2000年前后发展起来的包头花卉市场如今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也让很多人走上了致富路。然而,经历了甲尔坝温室大棚拆迁以及经济大背景的洗礼后,包头花卉市场开始发生改变。业内人士称,包头花卉市场开始向分众化发展,只有开拓思路,迎合各类消费群体,才是发展之道。不过,目前这一轮“蛰伏期”到底还要持续多久,大家心里都没底。

甲尔坝花卉大棚搬迁到色气湾已有几个月的时间了,王利民似乎更怀念在甲尔坝的生活。因为位置的变化,这里的生意变得有些清冷,王利民没有把责任全部归咎到地理位置上,他也知道今年的经济形势对花卉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不过,他说,包头市场对盆栽花的需求非常大,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花卉市场曾经很红火

5年前,王利民跟随姐夫开始从事花卉行业,当时正是包头花卉市场的鼎盛时期,他在甲尔坝租用的大棚,主要销售大中型盆栽观叶植物,那时即使是淡季,每月的销售额也都在几万到十几万元,很多客户还来自鄂尔多斯、呼市、巴彦淖尔市、陕西等地。那时,甲尔坝大约有花卉经营户70家,售卖的品种区别不是很明显,但生意都不错,于是,更多人涌进了这个行业。

据记者了解,甲尔坝的花卉市形成于2000年,当时甲尔坝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向九原区政府报批高效农业示范区项目,项目就落地于温室大棚所在地。最初,来到这里的外地人以培植草皮和种植街头草花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包头花苑的成功运营,甲尔坝成了花苑的“后花园”,吸引了各地花商的眼球,很快甲尔坝就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著名的花卉批发市场。

王利民没有赶上甲尔坝艰难的创业期,却成为甲尔坝成名之后的受益者之一。王利民说,仅大宗的固定订户就有三四十家,零售的小客户数不胜数,因为所有人的生意都好做,他们一度认为包头的花卉市场以甲尔坝为中心,未来一定会成为西部花卉中心集散地。

花商“放大搏小”谋转型

然而,甲尔坝拆迁,打碎了很多人的梦想。不过,在宋志明看来,这却不是件坏事。宋志明的花卉大棚名叫朝阳花卉,走进他的大棚,全部是低矮的小型花卉。

宋志明走的线路与很多花商不同,8年前,他也曾随大流,从广东等地进购大中型的观叶盆栽,可是在激烈竞争中,经验不足的他败下阵来,经过市场分析,宋志明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开始批发小型、微型花卉和开花花卉。

这样的转型为宋志明赢得了市场,即使是在今年这样的大背景下,宋志明也是赢家。由于公务、商务用花大幅减少,个人购花量小幅回落,今年,包头鲜花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市场不景气,如何突破困局成了经营者们最关注的问题。而此时的宋志明却以他独特的经营思路找到了突破口。

宋志明说,过去企事业单位的大中型花卉用量很大,特别是会议中,一次租摆花卉就要几十至上百盆,而他经营的花卉中,能用来租摆的一品红、红掌、杜鹃等花卉只占很少一部分,80%的小微型花卉都是适合在家庭或办公室内摆放的。因为这类花卉很少有人批量购买,消费者全部是个人,所以在经济形势的冲击中,他的花卉受影响较小。此外,宋志明经营的小微型花卉全部来自北京,运费也远低于从广州运来的大中型花卉。宋志明告诉记者,他的花卉利润很低,走的就是量。如今养花也有流行趋势,所以他的市场永远是常变常新的。

市场蛰伏期有多久大家心里都没底

正在批发花卉的一位花商在宋志明的花棚中一下子拉走了六箱子小花,大约有200多株,他告诉记者,大人小孩都喜欢这种花,销路一直没有受到影响。

看着宋志明的花卉销路如此之好,相邻的花商白存福有些着急。白存福经营的多数是中高档花卉,蝴蝶兰等一盆就要三四百元。搬迁到色气湾后,他的花卉销售遭遇了巨大的冲击,有时一天都不开张。白存福认为色气湾的知名度是花卉滞销的大问题,但是他也知道,如今,这样的花卉在市场竞争中有着明显的劣势。

白存福说,几年前,包头人最喜欢这些名贵花卉,例如蝴蝶兰,品相好一点的要卖到六七百元一盆,为了购进更好的花卉,他们甚至从台湾进口。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高品质花卉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同时,有头脑的包头花卉养殖户培养出了很多高端花卉,品质一年比一年好。

其实,包头人自产自销本土花卉是应对市场寒潮的最好手段,但由于规模化程度低、品种单一等问题,目前还不具备改变市场格局的能力。白存福说,宋志明的方式可以借鉴,但又不能让色气湾和笸箩铺这两大花卉市场的商户都走这条路。其实,包头花卉是一个需求分众的市场,只有拓宽思路,迎合更加复杂的消费群体,甚至引领包头的消费习惯,才是最终的发展之道。但是这一轮新的蛰伏期到底有多久,大家心里都没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