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厦门环境总体规划》通过三所专家团评审
在厦门,除了环境绿色宜居之外,建筑本身也往绿色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
美丽厦门,环保先行。近日,《美丽厦门环境总体规划》经过10轮13项专题研究后,正式通过了由国家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省环科院和国家海洋三所组成的专家团评审,一份美丽的新厦门环境蓝图徐徐展开,将成为指导未来20年厦门环境保护建设的宏观指导战略。
国家和省市专家组高度评价了这份环境战略总规,认为这是一项科学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对优化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全国其他城市产生高度示范作用。
按照规划成果,厦门未来将打造三大生态廊道和十大城市生态节点,同时辟出具体的几大生态控制区,依照具体的开发特点科学合理地开发。
划分四大生态控制区岛外各区重点细化定位
新规划以环境功能维护为核心,空间管控和配套政策等具体办法非常翔实、细致,系统整体的控制性思路非常明显,为未来厦门城市发展限定了“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底线”、“环境风险红线”等重点任务和指标。
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组长、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原司长樊元生认为,总规把厦门的生态控制区划分成四大类型,分别是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其中,禁止开发区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保护范围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海洋公园等。
值得关注的是,厦门岛内仍然未转移开发的一些老工业区,比如湖里老工业区,或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据专家组介绍,方案提出,除了引导一般工业、大型批发市场和商贸企业向岛外转移外,规划首次明确,将重点推进湖里老工业区、龙山工业区内未开发用地的功能置换,优化提升这些旧城区的功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研发、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深度发展。
而在重点开发区,主要是岛外四个区,也重新制定了功能定位。其中,集美定位为陆路交通枢纽及物流基地,以机械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文教区。重点领域是工程机械、汽车、物流、文化休闲旅游,重点发展片区是西亭核心区、北站片区,延伸集美工业集中区周边土地;海沧区是国际航运物流中心、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地、临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国际中转为主的航运物流业、生物与新医药及临港产业等,重点片区是海沧湾新城、马銮湾片区和第一农场;同安区定位为轻工食品为主的优势特色制造业基地、滨海温泉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主要生态屏障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现代照明和太阳能、温泉等,重点发展片区是环东海域滨海新城、凤南片区、洪塘片区和城东片区等;翔安区是航空新城、对台先行试验区、以平板显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教区。重点发展新城核心区和大嶝航空城、火炬产业园区等。
打造三类生态廊道控制发展十大生态节点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陈瑞珍在介绍本次规划重点成果时说,厦门将打造三类生态廊道,包括山海通廊10条,依托山体、丘陵、溪流、湖库、海岸,形成山海连接廊道;10条溪流廊道,包括过芸溪、瑶山溪、深青溪等等;4条道路廊道,依托交通走廊,建设沈海高速公路、厦沙高速、319、324等道路生态廊道。
围绕这样的规划设想,将展开系列具体的举措,比如,河流两侧,保留至少30米的植被带;沿线完善防护林体系,两侧设置50米至200米宽度的植被带,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生态景观,加强生态廊道与周边重要林地、水域等生态系统的连通。
同时,控制性开发十大城市生态节点,分别是马銮湾、杏林湾、同安湾、九溪入海口、东孚镇、灌口镇、后溪镇、莲花镇、汀溪镇和新圩镇生态节点。这十大节点实施湾区环保、明确岸线滩涂等生态资源边界,沿岸设置不小于50米的缓冲带,加强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排放监管,严格控制入湾污染物总量。
同时,厦门将组织开展6个重点城镇的国家级生态镇建设,保障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100%,实现人均公共绿地不小于12%,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不小于95%,镇区内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8%。
设置两大生态隔离带建设国家环保编制试点市
陈瑞珍表示,新方案区别于以往的最大成果是设置了两大生态隔离带,分别是厦门北部农田生态隔离带和沿海岸线的海陆生态隔离带,从大格局上确定了厦门生态保护的总体新蓝图。主要核心内容包括,将北部农田生态隔离带划入生态控制区,纳入城市土地总规,未经批准不得更改土地用途;沿海岸线布设向陆地延伸200米,全长与厦门海岸线相对,约为237公里。
据介绍,本次评审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原司长樊元生,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研究员,国家环保部环境监测总站主任罗海江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主任张庆杰研究员等,阵容强大。专家组对美丽厦门环境总体规划大纲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大纲编制思路清晰,理念先进,对城市环境发展总体战略的把握符合厦门市的实际情况,系统提出了“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底线”、“环境风险红线”等重点任务,可为破解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格局的矛盾以及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提供科学支撑,同时,明确了厦门环境功能定位。
厦门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第二批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试点城市,厦门下一步将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厦门战略精神,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成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