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森林资源 >

故宫博物馆尝试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时间:2022-06-04 14:36:06 | 来源:中国经济网

故宫博物馆尝试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近年来,北京故宫被人骂惯了,其商业诟病一直是中国文化遗产爱好者们紧揪不放的小辫子。先是出租房子开咖啡厅、商演惹怒了公众,接着监守不利,被人轻巧突破防线盗走宝贝。接下来,一群有头有脸的家伙在故宫开办了商业性质的私人会所。于是乎,故宫成了败坏传统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被舆论批判。

历朝历代,总有一批人好古,很在乎祖宗留下的遗产,李清照的丈夫是这样的人,梁思成是这样的人,阮仪三也是这样的人。也多亏有了这样的人。要不然我们后人真没啥看的了,到最后连自己从哪儿来的都不知道了!专业的、民间的保护舆论一浪一浪经久不息,是好事,但也切记物极必反、矫枉过正。有一点,我们必须正视,那就是几次对北京故宫口诛笔伐的口水战中,大伙一起大声喝斥,都是差不多的人云亦云——不许动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玩意,可很少有人思考——“不动”就是最好的保护吗?“不动”的结果就是让古代文明束之高阁沉睡深宫吗?怎么让后人分享前人的文化,是一个很鲜活的命题。

几年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有过一次电视对话,引人深思。台北故宫博物院采取的是有节制的开发性保护,例如他们在保证知识产权不被盗用的前提下,把镇馆之宝玉白菜复制作为旅游纪念品;用多色高清印刷技术复制了大批历代经典书画;有些艺术品被他们做成了钥匙链、鼠标、电脑包、衣饰、日用品等,赚了大把银子。赚来的钱又专款专用到故宫的保护上,形成文物保护和市场开发的良性循环。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方面少见亮点。这一次,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亮相,随之还有6000件文化创意产品,可谓“出息”了一回。但舆论无需大惊小怪,毕竟这才是亮相,至于结果怎样,还需拭目以待。只要控制好自主开发和外界商业力量之间的关系,少打官腔,多按市场规律出牌,前景应该不错。众所周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虽然单件来看几乎都是精品,但总体数量是无法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抗衡的。在开发过程中,北京故宫博物院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成功是整个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兴盛带来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理引进了这一本土优势资源,又与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理念接轨,最后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双赢。笔者提醒文物爱好者应以宽容之心看待故宫,甚至容许他们在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的些微错误。故宫,作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个文化图腾,不需要太火却需要活,只有其鲜活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分享前人留给我们的这块文化蛋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