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本地植物受威胁 外来波斯菊被误认格桑花
游客在泸沽湖拍摄到的“格桑花”网络截图
每逢国庆前后,云南不少地方总能见到一丛丛交杂在一起或粉、或白、或紫的小花,它们被人称为“格桑花”。对此,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吴之坤称,这些美丽的花并非格桑花,而是原产于墨西哥的外来物种波斯菊,极有可能会对当地生态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格桑花也并非单指某种植物,而是民间对生长于高原的大多数美丽的花的统称。
误会格桑花并非单指某种花
在云南,被人们称作“格桑花”的这种植物随处可见,零星散布和集中种植的情况非常普遍。在丽江,它当地人叫做“格桑花”,而在昆明的乃古石林却被称为“波斯菊”,且种植有1000多亩花海,一进园门便有整片花海扑面而来,将乃古石林团团围住。在乃古石林,波斯菊花海已成深受游客喜爱的一景。
那么,这种开小花的植物究竟是格桑花还是波斯菊呢?对此,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央珍在2012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格桑花与波斯菊并不是同一种花。”她表示,在互联网上,有人把格桑花和波斯菊混为一谈,把拍摄的波斯菊照片说成是格桑花,那是错的。“波斯菊全国普遍栽培,在西藏自治区也有波斯菊,当地人把波斯菊叫做"张大人花"。据说清朝驻藏大臣张荫棠把波斯菊种子带到西藏,后广泛传开。”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吴之坤也表示,所谓的格桑花其实是波斯菊,而波斯菊原产于墨西哥,经欧洲引入我国不超过100年,进入藏地高原不到30年时间,因此波斯菊绝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格桑花”。
查询资料发现,在藏语里,格桑花叫“格桑梅朵”,格桑含有幸福之意,梅朵是花的意思,格桑花的称谓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人们的口头文化中,含有对花的赞美、歌颂含义,有美丽的花之意。格桑花并非指具体的某种花,在植物学上,没有具体的哪种花叫格桑花。
危害一旦爆发将产生较大危害
无论被叫做“格桑花”还是“波斯菊”,这种植物对于昆明的自然生态环境来说,都是一种具有侵略性的外来物种,一旦大面积爆发,将会对原生环境产生较大危害。
吴之坤介绍,波斯菊经长期的栽种已能自然繁殖,加之种子细小,瘦果前端有钩刺,极易随风力及人畜传播。而种子萌发力较高,已能逐渐适应更高海拔的气候,因此近年渐呈扩散之势。《云南植物志》里记载其分布于海拔850-2000米的山坡,但近年来研究人员经观察发现,这种花在丽江地区已经扩散到了海拔3200米的荒地,并有进一步向更高海拔扩散的趋势。
吴之坤说,作为栽培的观赏植物,波斯菊确实很美丽并易于繁殖与管护。但作为一种外来物种,由于其结实量大、萌发率高、种子传播迅速且易于繁殖及适应性强的特点,再加上人为的推动,这种植物很容易就扩散开来,侵占其它植物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对于一些狭域分布的本土物种来说,生态地位被大量的波斯菊所占据,对这些本土植物的繁殖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影响到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性样。
“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应当充分了解到波斯菊可能带来的生态隐患和一旦大面积爆发后产生的危害。”吴之坤认为,不管是以波斯菊的名称或是以“格桑花”的名义,在引进这样的项目时,应当进行充分的论证,看是否能把这种“美丽”的景观控制在生态安全的范围。同时,也要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引导,不能只顾当前的利益,更应该看到这种植物的生态危害性,不能误导当地群众使这种植物在高原上泛滥开来,否则各地的群众都把这些易于种植的波斯菊作为景观引进,进行大面积栽种,将真正地造成不可忽视的生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