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文化 >

河南:郑州绿化面积1800万平方米

时间:2022-06-09 09:36:09 | 来源:大河网

河南:郑州绿化面积1800万平方米

绿城究竟几分绿?每人已有3平方米的“生态廊道”。目前,郑州已建或正建的生态廊道有17处,新规划了14处生态廊道。对于越建越多的生态廊道,该怎么管理?昨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了解到,《郑州市生态廊道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即日开始实施。根据这一办法,郑州市域范围内不仅规划建设绿廊,还将把公交港湾、超市、公厕建到绿色廊道里。市民散步、骑行、游玩,都能在绿色廊道里实现。

绿化现状生态廊道已建1800万平方米每人占绿3平方米

咱身边的绿色廊道到底有多少?昨日,记者从郑州市园林局获悉,目前,郑州市已完成生态廊道绿化面积1800万平方米。按常住人口为600万计算,每人约合生态廊道3平方米。

昨日上午,在绿城广场上,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免费向市民发放《郑州市生态廊道交通图》。

在这张图上,郑州市近年来建设的“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工程,第一次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这一工程今年刚进行了扩容,在原来“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14条(段)生态廊道的规划。

其中,“十七放射”是三环、四环之间17条放射状道路,而今年新规划的14条(段)放射状道路的生态廊道,多数在四环内。

新规要求廊道里不仅有树木还要设公厕、超市等

如今,在中原西路上不仅能见到法桐、银杏,还有休闲驿站、骑行绿道。生活中类似的这些“绿”将来怎么建?又该怎么管?

办法规定,郑州市园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生态廊道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规划、财政、国土资源、城管、公安等部门均要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建绿护绿。

办法要求,建成区范围内的生态廊道,要注重便利性,应规划建设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公交港湾等交通设施,公厕、小超市、游憩休闲设施、科普教育设施、绿岛式加油站等服务设施。

生态廊道内禁止行驶、违章停放机动车辆,禁止堆放杂物或者倾倒、排放污水、垃圾、渣土及其他废弃物,禁止擅自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禁止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禁止涂污、损坏配套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生态廊道等。

最新规划今年新规划了14处生态廊道

新规划的14条(段)放射状道路的生态廊道,位置分别在陇海快速路(西段)、淮河路、长江路、紫荆山南路、紫辰路、107辅道(南段)、107辅道(北段)、航海路(东段)、陇海快速路(东段)、绿博大道、科学大道(东段)、花园路、文化路、西三环北延。其中,有的在三环内,有的在四环外。

生态廊道建这么多,为啥感觉不到“出门见绿”

对此,郑州市园林局“两环三十一放射”项目部有关人士说,这与生态廊道的区位有关系。生态廊道要有一定的宽度,基本都分布在三环到四环中间,三环内的道路需要优先保证车辆通行,三环到四环之间有大面积绿化的条件。随着市区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将来三环到四环中间也会得到充分开发,届时市民就能感受到“出门见绿”了。

疑问生态廊道能否成市区的降霾风道

郑州市着力打造的“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会否成为市区的风道,发挥扫霾的任务呢?

对此,该负责人说,建设生态廊道,主要是将市区外围的产业集聚区和组团发展区,通过放射性的绿化道路连通起来,从而实现组团发展、廊道相连。

风道利用是其中的一个作用。通过生态廊道,可有效解决郑州的热岛效应。两环(三环、四环)可起到隔离风沙的作用,而两环之间放射性的廊道,可以起到通道作用,为市区送来降霾的风。

疑问办法只有禁止行为为啥没相应处罚条款

为了保护生态廊道,办法规定了诸如禁止行驶、违章停放机动车辆等一系列行为,但通览办法全文,并没有相关处罚性条款。只禁不罚,这样的“紧箍咒”有用吗?对此,该负责人说,他们制定该办法,主要就是来解决谁来建、谁来管的问题,建成之后管理不到位,生态廊道功能就无从得到发挥。其实并不是没有处罚条件,而是所有的违规行为,他们都会按照《郑州市绿化管理条例》中的条款进行处罚。

什么是生态廊道?

郑州市市域范围内,凡是以绿化为特征,沿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道等)、铁路、水系等建设的带状,一般具有生态、景观、休闲游憩、运动健身和慢行交通功能的开敞式绿地,都属于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原则

郑州市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原则为“公交进港湾,辅道在两边,骑行走中间,休闲在林间”

已建或正建的17条放射状道路上的生态廊道

“十七放射”是三环、四环之间17条放射状道路,分别是金水东路(已建好)、商都路(已建好)、机场高速、郑新路、中州大道南段、大学南路(已建好)、嵩山南路(已建好)、郑密路、航海西路、中原西路(已建好)、郑上路(已建好)、化工路(已建好)、科学大道(已建好)、江山路、中州大道北段、京广快速南延和北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