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深层原因实际上是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城乡二元结构催生了环境保护的城乡二元分化,它直接体现在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分配、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技术条件乃至环境法制、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城乡差异。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农村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累积的形式进入地表水体、地下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和生态系统之中,从而造成环境质量退化或生态破坏的现象。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诱因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农村养殖业活动排放的废水、畜禽粪便等农业污染物;二是农村生活活动排放的烟尘、污水、垃圾等生活污染物;三是位于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等工业企业生产活动排放的各种工业污染物。其中,前面两类农村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的诱因与村民日常的农业生产、家居生活活动有关,属于狭义的农村环境问题;而后面一类问题的诱因则与农村地区工业企业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属于广义的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狭义的农村环境问题方面。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密集化与规模化、农业现代技术的普及与运用,使得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实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意识到了现代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蕾切尔·卡逊以其敏锐的视角,首次描述了因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ddt作为杀虫剂并通过食物链传递而造成的环境后果,从而开启了西方社会环境保护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以化肥、农药的使用为例,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人均占有的资源相对较少,追求土地增产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造成了土壤污染、土质退化、水体污染等农村环境问题。
根据《新中国六十年农业统计资料》的统计数据,从1991年到2008年之间,我国各地区农药使用量已经从765307吨增长到了1672259吨,化肥施用量已经从2590.3万吨增长到了5239万吨。我国农村地区使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平均施用量为300千克/公顷,而国际施用标准为225千克/公顷。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5%,大部分氮、磷等化肥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入到地表、地下水体,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我国农药施用量达15千克/公顷,是发达国家单位面积使用量的2倍多,而高毒农药又占农药施用总量的70%。农药过量施用造成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大量地残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和耕地质量的下降,并造成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隐患。
农民作为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群体,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深层原因实际上是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所谓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现代化与非现代化的割裂和分化:一方面,农村存在着尚未摆脱传统生产方式的自然经济及其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城市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及其社会福利体系。在此社会形态下,我国在资源分配和制度安排上长期倾斜于城市和工业,而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农业和农民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城乡二元结构催生了环境保护的城乡二元分化,它直接体现在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分配、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技术条件乃至环境法制、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城乡差异。同时,环境保护城乡二元分化现象的存在,也加剧了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的转移。近些年来,不断见诸于报端的诸如“血铅”污染等农村环境事件表明,农村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健康和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要求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与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
(作者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