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森林资源 >

彭勇:棕地治理与修复的国内国际的实践案例及实施程序

时间:2022-07-09 17:36:14 | 来源:中国园林网

彭勇:棕地治理与修复的国内国际的实践案例及实施程序

AECOM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总监、博士彭勇发表题为《棕地治理与修复的国内国际的实践案例及实施程序》的主题报告

AECOM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总监、博士彭勇发表题为《棕地治理与修复的国内国际的实践案例及实施程序》的主题报告

2014年12月7日上午12时,主题为“城市土地环境治理、再生及复兴”的2014城市水环境、棕地治理、生态规划及景观创造研讨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14中国(厦门)国际园林景观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持续升温,专家学者们的报告演讲精彩纷呈。AECOM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总监、博士彭勇发表题为《棕地治理与修复的国内国际的实践案例及实施程序》的主题报告。

彭勇:各位上午好!刚才郑教授以景观园林规划师的角度给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引导,让我们在开发中间大有可为的提出希望和愿望。我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从环境工程师的角度也想呼吁一下,请景观园林规划师来帮助我们环境实现棕地自由开发作出你们自己的贡献。这个是我在过去一段时间琢磨的事情,跟郑教授有不谋而合的情况。

AECOM公司我是去年加入的,我本身专业是环境工程治理方面的。为什么加入这个公司?是因为AECOM整合了城市的规划,从建筑到景观、从环境工程等等方面的各个专业非常齐全,国际经验非常丰富的一个平台。在这张(PPT),左边是欧洲在荷兰的图片,右边是在美国的图片。这两个图片有一定的不谋而合,前面谷教授和郑教授也提到了,荷兰在早期棕地的治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也是在1980年的时候,当时在一个小学开发的时候,发现这个土地的下面其实是一个严重污染的。后来在小学房屋建起来之后,因为污染的事件重新在地下的土壤进行挖掘,进行治理。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事件,因为这个事件,使得荷兰在1980年诞生了土地治理的法律法规。这个理念我们叫CIV,风险修复或者是风险干预的目标值,包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另外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美国纽约州,是1978年到1980年因为污染事件影响到了周边社区事情的爆发,正是因为这个事件,使得在1980年开始美国的“超级基金”启动,到现在也已经走了30年的过程。我们回过头来看,过去的欧洲,美国也好,走过的这个过程跟我们中国目前已经在过去十几年走过的过程是差不多的,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上百年中国城市早期工业的发展,导致我们污染的情况额也非常的严重。这些图片显示我们污染的情况。很多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在做城市的规划和土地开发的规划也好,可能你们接到手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可能接到手的都是相当已经让政府评审好或者是一级开发商评审好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交给我们规划的时候,可能存在着非常长久或者是非常复杂的工业利用和废物堆砌的历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有一些甚至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如果我们过去没有太多的关注,那以后可能会成为我们需要很多人去关注的一个问题。甚至包括我们城市开发和城市规划可能是老旧的工业开发和污染的土地开发,那我们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就不可回避了。

前面也提到棕地的开发,因为城市的土地目前开发必然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思想,把独立的情况变成一个更好的对我们有利的机会。所以,对于这种开发如果我们能把环境工程,我们的生态和景观,或者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有效的结合,让它真正的在土地开发和土地利用中面临的困境解决,和单纯解决环境问题也非常困难的。如果从我们景观的角度,规划来讲遇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会让我们陷入比较困难的一个情况。所以,进行一个整合是未来这个城市污染土地开发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国外发展的经验来看,我们在棕地治理过程中,一个传统的流程其实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环境角度来讲的,前期是污染的评估,评估出有污染再去制订一个治理目标和方案,再到后期的真正把这个方案转化成工程实施的流程。这个是比较标准的流程。但是,从国外走过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个过程当然是必须的。但是,也不是非常完整和完善的。这也是我到了AECOM公司之后,我们也不想的单纯从环境治理工程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我们要更广泛的跟城市的规划、土地的规划,从其他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所以,在这里简单列了一下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间,希望进行去整合,进行把环境工程跟我们的城市规划,跟我们其他的土地开发的价值评估,从我们土地开发的设计和景观的设计,包括我们以后开发完了之后土地在利用,在运营过程中间怎么有效整合的体系。通过这个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考虑更多的棕地治理或者修复的技术。刚才谷教授也提到,过去我们的处理是非常单纯的,80%到90%的污染和场地我们都用了比较粗放式的做法,把它填满或者是焚烧,这个过程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只有我们充分的把土地的规划和生态环境治理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我们今后还会发现还有很多可以使用的技术,可以用到我们治理。

从我们参与国际的案例来看,我们也在不断的从国际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得用在我们中国尤其是大陆地区的使用。伦敦奥运会,政府投入了50多亿人民币的规模对这个场馆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它的治理,建筑垃圾和拆迁的费用80%是回收利用,土壤的修复97%以上是通过其他的修复技术在原地或者是原位的处理完之后,进行原位的再利用。这和我们国内粗放式的做法是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我们也参与了悉尼奥运会的规划,包括环境和生态相关的。它的治理其中一部分污染的土壤治理完之后进行了生态公园千禧山的制作,变成了非常独特具有特色的一些景观。

回到中国,包括当时在做迪斯尼儿童公园的时候,早期的利船厂,我们也参与了广泛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其中把污染的场地通过比较合理的规划布局,让它的场馆污染得到有利治理之后,恢复到了比较生态的方法。

回到大陆,虽然说,我们走的路还比较短,我们也在陆续的开始实施,在尝试着将这个城市的规划跟土地的治理再结合,这几个案例大多数还是在于前期的规划阶段,当然我们也希望,希望政府可以重视这样的问题在后期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的考虑到治理的问题。吉林哈达湾的规划,当时做的时候,也包括老的工业场馆充分的利用,包括遗址的保护和后期的开发进行整合。

首钢工业区的搬迁我们也参与了。包括山西的展馆的搬迁,还有景观的规划。包括北京的焦化厂,我们也进行了风险评估和评价,包括正在参与场馆周边几个区域的规划和协调。本身焦化厂也充分考虑到场馆的历史文物的保护,怎么包括跟他进行场馆下方的污染在治理过程中有部分区域跟它以后土地的利用和使用进行有效的结合。这些都是我们参与了的规划。

我本人最近也在几个项目上,我们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间,其实它可以给予更多的功能。除了达到景观从艺术的角度和生态的角度去实现对地块价值的提升。另外,我们还可以赋予他们比较好的生态,或者是比较好的环境有修复的功能。我在过去的一年左右的时间,我在两个项目上,把生态或者叫生态修复,生态隔离用在了两个项目上进行了评估。也希望,通过政府的评估之后,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

下面还有一个项目,我简单跟大家讲一讲,土地修复和城市或者是地产开发的有效结合。这里生态和景观的元素少了一点,我们希望更多的生态元素在以后更多的放进去。这个做法不是全面的把所有的污染都去除掉或者是搬走,剩下场地有残留的,我们是用隔离的方式控制场地的污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也希望通过更多的景观和生态的隔离来实现隔离。而不是项目隔离的方式。当然,这个场地是非常复杂的,国内很多场地的情况可能有一点类似,我们发现清楚和调查清楚评估的污染之后,我们可以有效的来看场地和规划是什么样,在治理过程中怎么和土地的开发进行有效的结合。为了控制场地的风险,我们通常不会考虑到污染的迁徙,或者是周边存在着怎样的风险,这主要是跟污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之后,为我们的人体和生态带来风险。所以,我们真正要去评估这个风险是从什么途径产生,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对这个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所以评估完了之后,我们综合来看,常规的只是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初步筛选完之后我们选择了四种方案进行评估,一种方案是我们常规的,把所有的污染土壤挖出来,送到场地外进行处置。当然还有地下污染,要充分完全的治理污染要对地下进行治理。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第二种更具有技术含量,我们要把相对比较重要的污染去除,可能还有一部分残留的,浓度相对较低的污染,通过其他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联合处置,我们叫地下水对土壤进行冲洗的方式,也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场地污染的情况。第三种是更高级的方式,当然这个方式存在着更多残留污染在现场,但我们会借助更多的景观设计关联,在生态中,我们针对地下水,当然这个地下水的考虑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小区部分的地区建立生态公园,或者是建立生态池塘,把地下水抽出来之后,作为生态景观处理的一部分。最后一个,是相对投入更少,更有一定操作性的方式。就是尽量减少大量污染土方的开发,增加建筑开发的区块的建筑顶层的隔离保护的方式。当然,同时对我们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一定的高风险的区域和高溶度区域去除的方式。我们对这四种方案进行了综合的评估,会评估它的投资,治理的有效性,评估治理的风险。在房地产开发中存在一种挑战,我们开发商通常在地块开发的时候要求短平快的治理,所以往往给我的时间很少,对我们的场地地下水治理的时间给得不多。就成为我们治理的一个很大原因。对这四个方案,相对从一个比较粗放式的转向更精细化的方式,所以它的周期会逐渐的增加,投资会逐渐的减少。综合考虑了基本情况之后,即使没有选择其中一个方案,我们对其中两个方案进行了整合。最后,整合出了一个方案,因为地产开发商的观念,所以我们会把高风险的土壤进行适当的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进行去除,进行焚烧处理。对高污染的地下水,因为在高溶度的基础之上通过地下水的处理,效率也比较高。同时这个场地边界有一条河,所以污染地带会进入到河道里面,所以我们对地下水进行了抽取,避免污染进入到河道里面。最重要的是,包括开发商,包括地方政府还采纳了我们提出的关于基础工程隔离的方式。这个是在国内比较早有的,早期通过隔离的手段控制风险,对开发的土地进行治理。后期也提出了相对比较长期的监督和监测,采用这种控制的手段一起来实现控制长期的污染。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跟大家提一个概念,在污染的土地上进行开发真正重大的污染或者是风险的产生是在于,如果特别是挥发性的风险存在在地下污染会逐渐的挥发甚至渗透到我们的建筑当中,产生长期的污染,所以,对长期的用户的健康就有了潜在危险。控制的手段是对建筑基础的隔离防止这些污染挥发性的迁移的成分进入到体内。这种概念其实给我们景观有关联,为什么有关联?因为我们难以通过景观的方式达到这个目标,在其他的区域就像悉尼奥运会的公园一样,完全可以作为生态公园下面的一个部分,所以达到污染治理跟景观相结合的方式。

真正的工程隔离的设施是在所有的建筑规划,设计出来之后,我们详细的将这些基础研究之后,建筑的布局和污染的布局进行叠加之后来选择我们进行工程隔离控制的区位。这个是简单的概念图(PPT)我们有建筑,有技术结构,当然也有不同的地级开发的程度。对不同的工程我们有不同的处理,就有一点碗体式。,把我们的建筑放在一个碗里。当然,这个也需要讲究很多细节,因为存在着很多建筑结构的结合或者是穿透的,我们需要对所有的区域进行一个详细的设计来保证我们隔离的措施能够避免可能存在的迁徙的途径的隔离。施工过程中间,它是一种比较易为操作的材料,在我们建筑基础进行多层的保护之后,在它的表面铺设这种进口的软性的材料,然后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延展性,和防渗透的能力。所以,它的保护性能还是非常有效的。

这个是整个施工的过程。包括在隔离的下方也铺设了一些官网,让和从土壤会发出的污染会在这个管网里进行镇压,进入到室外的结构,再进行排出,这个是少量的一个污染气体,所以形成二次保护。通过渗透性能的测试,通过厚度的测试,都可以来评估这个隔离手段的有效性。最后,修复后完之后,虽然在这里面没有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我们通过景观修复的手段,现在已经规划成了非常漂亮的的高端的住宅小区。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们在棕地治理的过程中,我们目前还是有点类似于谈虎色变的感觉。推动我们的这些手段,使得土地价值得到了提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