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湿地减排新模式现成效
昨日从滨海新区获悉,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滨海新区推动开发区西区、临港经济区、高新区、空港经济区湿地系统建设,通过实施湿地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探索出湿地减排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工业水资源净化、再利用的国际性课题。
据了解,新区成立以来,通过建设、改造提升,形成了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的人工湿地。其中,开发区西区湿地公园、临港生态湿地公园、大港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湿地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区积极实施湿地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通过建设生态净化湿地,使用生态降害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工业废水处理的难题,并大幅提高城市和工业区内的绿化感观效果。
开发区西区人工湿地总体规划面积为12公顷,依托大型污水处理厂,将城市污水引入预处理装置,通过泵房、曝光沉砂、气浮池处理后,再注入人工湿地集水渠,接着汇入人工湖,通过人工湖实施进一步的生物净化,之后“回灌”进入西区整体水域循环系统,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还使区域水体环境得以改善。同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西区污水处理厂运用先进技术,处理后的中水可达到国家A类标准,成为人工湿地的重要水源。自2011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西区人工湿地每年实现减排化学耗氧量约60吨,年节水约300万吨。目前,该人工湿地已经成为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此外,63万平方米的临港生态湿地公园和140万平方米的大港湿地公园已先后投入使用,为这两个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据统计,临港生态湿地公园每天可对1.75万吨污水进行生态净化,最终实现工业区污水“零”排放的目标,而大港湿地公园为该地区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建立起一条“绿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