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株“灌木王”园林部门决定申报“绿古董”
溲疏开的花
普通的溲疏
玄武湖公园的“灌木王”溲疏。赵杰摄
昔日皇家园林玄武湖,共有30多株古树名木。今年南京市园林局进行第五次普查,一株溲疏跃入专家视线。它属于身材矮小的灌木,“一不小心”却长成了高大乔木,野心勃勃地蹿到了5米高,这相当于一株千年瓜子黄杨的个头。园林专家朱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溲疏少,这株长势格外粗壮,堪称“灌木王”。物以稀为贵,虽然年仅60岁,园林部门仍决定将它申报为“绿古董”。
现场探访
灌木长成大树,“个子”蹿到5米高
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溲疏”。它是绣球花科的落叶灌木,中山植物园北园的“爱情隧道”便由这种树构成。植物枝条向上围拢,初夏开出繁密小花,象征“爱意浓浓”。除了这里,南京成片种植的溲疏不多,山林间自然生长的状态下,它能长到两三米高。“玄武湖有株特殊的溲疏,我们打算把它列为古树名木。”朱凯有点兴奋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玄武湖梁州西北角,找了很久也找不到那株有名的溲疏。没办法,记者根据植物脚下的标示牌逐一核对,终于找到它!
原来,它和书中的描述差别很大。乍一看,雄心勃勃的样子,简直就是一株成年乔木。树干斑驳,旁边有两根侧枝,上面还零零落落地挂着些叶片。而一般的灌木应该是一丛丛的,个头矮小,枝桠开展,如绣球花、夹竹桃等,都是南京街头较常见的,一般高约两米。据朱凯测量,这株溲疏竟高达5米,胸径65厘米。
此前,南京也有个头较大的灌木列为古树名木。如梅园新村的蜡梅、溧水农家150岁的牡丹,但生长规模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而对于长势缓慢的小乔木,如小叶黄杨,要经过两三百年才能长到这种个头。
申报原因
物以稀为贵,它是南京的“灌木王”
玄武湖的这株溲疏,每到初夏会盛开星星点点的花朵,到了九十月份,它会结出球形蒴果。
这是种阳性树种,喜欢温暖的气候,也能适应南京寒冷的冬天。“它的适应性很强,算南京的本土树种。”朱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花朵观赏性较好,溲疏可孤植、丛植、群植于草坪、坡地、水畔旁,也可与常绿树种或其他艳丽的观赏花卉配植,更显色彩缤纷。
玄武湖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在景区工作了20多年,刚工作时便有这株溲疏了,“长势好,年年开花,离远看,花形有点像白菊。”朱凯说,溲疏属于灌木中侧枝较发达的植物。主干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再生长,侧枝则向四面八方蔓延生长,看起来蓬勃一片。“这株却很奇怪,灌木能长成乔木形状,真的很少。”朱凯和景区工作人员都觉得有点蹊跷。他们猜测,这和玄武湖景区的立地条件较好有关,也可能有人为干预的因素,一些萌生的侧枝被修剪掉了。在前段时间的普查中,园林专家们根据资料和长势判断,这株溲疏树龄在60岁左右。
60岁能列为古树名木吗?根据《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办法》,“古树”指树龄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稀有、珍贵树木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这株树品种少见且规格较大,具有特殊科研价值,应位列名木范畴。”朱凯说,他们将向南京市政府报批,申请将其列为“绿古董”。
盘点“绿古董”
玄武区最多,郊区涌现“新秀”
根据前四次的普查,南京共有1263株古树名木。南京市园林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它们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和景区。
其中,主城区以玄武区所占数量最多。数量在200株左右,95%都是民国时期种下的树木,悬铃木和银杏较多,当年作为名木申报为“绿古董”。景区里,东郊600多株,玄武湖30多株。可以说,古树名木主要集中在城中和城东片区。
前四次普查,眼光更多集中在主城区。第五次搜寻“绿古董”,来自郊区的惊喜很多。经过南京市政府正式报批,将有一系列老树被挂牌保护,享受更好待遇。
古树名木中,这些树种同样稀少
在历年的古树名木普查结果中,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最常见的树木以松、柏类及银杏居多。将溲疏列为古树名木,在南京仅此一株。在南京,还有这些稀有的古树名木,也仅有一株。
●一叶萩:河海大学内有一株
●青檀:燕子矶矶头石缝间有一株
●粗糠树:南林大有一株
●苦槠:栖霞山中峰南侧大石缝中有一株
●珙桐:又叫鸽子树,情侣园有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