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好“绿带子”鼓起“钱袋子”
日前,怀宁县月山镇组织两台挖掘机在黄岭清理河道淤泥。怀宁县以“三线三边”治理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持续改善沿线沿边面貌,倾力打造秀美家园。通讯员檀志扬李心正
日前,记者乘车来到芜湖县花桥镇,该镇杨黄路两旁接近碗口粗的各类苗木一字排开,与宽阔的柏油路交映成辉,形成一条长长的绿色走廊。
“这条路有11.3公里,沿线种满了香樟、法桐和红叶石楠等名贵树种。”正在现场指挥苗木养护的芜湖津业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葛大松告诉记者,周边原本是一块块土壤裸露的山坡,一下雨,马路泥泞不堪,影响车辆安全行驶。“晴天垃圾飞,雨天趟浑水。”这是一年前当地群众对附近生态环境的感慨。
去年底,芜湖县开始对沿线进行绿化。该县将市场机制引入环境治理,把公路沿线的山地资源产业化、资本化,政府用被征用的土地经营权,换取园林公司和苗木种植大户等社会资本的投资。
“杨黄路、G50高速和芜雁高速等沿线绿化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完全由财政拨付,起码要1亿元,加上后期树木管养、维护,成本更是惊人。”芜湖县委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财政共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如果全部投入到绿化工程,则垃圾清理、沟塘清淤及违法建设拆除等其他事项难以持续,所以又得扎紧“钱袋子”。
“公路沿线荒废的山坡也是资源,关键看怎么用。”葛大松做苗木生意已有10年,长期困扰他的就是土地租金贵,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今年2月,葛大松和其他苗木种植大户向政府建议:公路沿线的荒坡、垃圾场,能否引进市场机制搞绿化建设?土地租金可以与政府协商。
此前,芜湖县委一直在调研如何通过政企联动提升绿化面积,却苦于没有突破口。没想到苗木公司找上门,政府与企业一拍即合,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生态治理。
今年3月底,芜湖县出台相关政策,与企业签订协议:待整治的公路沿线和废弃荒地无偿交由苗木种植户使用,他们按照政府要求进行绿化带建设,而且一并负责树木的日常管养。数年后,苗木收益全部由企业获得,前提是部分苗木售卖后必须补种新树,不影响公路沿线绿化效果。
“公司已投资1000万元用于杨黄路及周边国省道沿线的苗木种植,特地挑选樱花树、无患子、女贞等耐看且受市场欢迎的树种,现已种植1300亩。”葛大松告诉记者,不少树苗已被上海、苏州等城市相中,3年后利润不会少于5000万元,届时将分阶段销售并及时补种新树,确保沿线美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芜湖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已吸引3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到绿化长廊工程中,30公里的绿化带建设完成,累计造林近4万亩。同时,该县还形成以六郎镇和湾址镇为核心的两大苗木产业基地,年产值10亿元以上,“绿带子”变成了“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