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修缮不可缺少匠人精神
2014年底,安徽省祁门县主持修缮多月的“梅城十二景”之文峰塔于2015年2月中旬露出新“容颜”,然而它焕然一新的面貌却引来不少质疑。不少市民反映,古塔修缮完工后,没了古建筑朴质的气息,不见了古塔历经岁月的痕迹,面对“崭新”的文峰塔感到陌生。
在古建修缮中,“修旧如旧”还是“修旧为新”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一方面是出于对建筑文化价值的认同,另一方面是针对古建筑的于当今社会的实用价值。但不管是“修旧如旧”还是“修旧为新”,古建修缮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缮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原貌。这里所说的最大限度,其实弹性很大,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规划人员、施工人员的疏忽而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就像祁门县文峰塔的修缮,就有文物研究学者称,之前古塔每层塔檐的下方用墨线描绘一些图案、纹饰,视觉上显得有层次感。在1985年的维修中没保留墨线纹饰和图案,此次修缮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故而“失真”感更强,我们容易感觉到它的突兀。
一步错步步错,文峰塔的修缮就是一个例子,如果在之前的修缮过程中留意到这些细节,就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这么大的偏离,而历史没有如果。相信此类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要发挥古建筑“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的作用,就不能认为它的价值仅仅是市场价格和资料价值。古建筑作为历史实物,除了其本身具备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大量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及情感。可以说,古建筑是一座城市历经岁月的印记,它沉淀了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每一个古建筑都有一个灵魂,每一处粉墙木屑都是组成这个灵魂的碎片,它所传递的内容是抽象的、易变的、易消失的,一旦损毁,古建本身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都将不复存在。
人类社会是文化的产物,没有文化,人类文明也无从谈起。文化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内在自尊,能提供一种民族自我认同和归属感。相比文字记载,建筑的空间占有特性能够营造出一种时代感,更直观更具感染力。古建的损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损毁,更是精神信仰的动摇甚至是坍塌。
因而,古建的修缮,不单单是一个工程项目,更是文化的修补与整理。在实际维修过程中,一改一换都要经过仔细考究,不能只顾粉刷换新,应持匠人精神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