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之惑:选址困难 定位模糊 管理压力大
在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出现不足10年,还没有成型的建设、管护经验。湿地公园进城,从建设初期的选址困难,到建成后定位模糊、管理压力大,在为城市带来绿色和生机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困惑。
靠城远点还是近点选址的困惑
3月6日一早,什邡市退休职工梁言华就带着相机去了位于城东的21支渠湿地公园。趁着候鸟迁徙季节,他想多拍几张照片。谈起21支渠湿地公园,什邡市民都认为“这是个多好耍的地方”。
早在2012年,什邡市就开始筹划在城区组建一个城市湿地公园。当时,三家设计单位给出了三个选址方案。经过多次讨论,选中了如今的方案,即沿着东支21渠,将南北长达1.9公里的渠道及沿线整合修葺,建成面积达645亩的湿地公园。
什邡市住建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选择现行方案,是因为公园建成后,将与什邡的医院、学校等形成配套。其他方案,最远的离主城区大约20公里,被否定了。如果选址太远,城市湿地这一称呼就名不副实,市民需要就近游乐休憩的场所。
除了距离的远与近,城市湿地公园的另一个选址之困,在于自然禀赋。
根据此前住建部和国家林业局下发的文件,城市湿地公园必须要占地超过500亩,同时必须具有天然湿地类型。“天然湿地的形成必须要有特殊的条件。”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项目经理李明玖表示,要具备天然湿地类型,必须要有河、湖和滩涂。学界公认,稳定的水源对于湿地的发育、物种多样性的维持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水源保证湿地面积和水体更新;为物种生长提供空间,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水流带来的泥沙,保证湿地的发育。
省水利厅、省水文局、省都江堰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什邡并不是资源丰沛的地区——多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432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5%。21支渠的主要水源是都江堰人民渠和石亭江洛水段的前进渠取水枢纽,21支渠公园每年的生态用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什邡每人省出25立方米的水。
上述什邡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则表示,什邡市区贯通南北的筏子河,河道太窄,水流较快,在城区没有发育成集中连片的冲积扇,选址条件并不具备。
是市政公园还是保护区身份的困惑
“首先要弄清楚城市湿地公园是市政公园还是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重庆大学教授袁中兴看来,城市湿地公园如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于其定位不清、身份模糊。
两种角色的背后,还涉及到管理部门和管理理念的变更。湿地进城之前,“娘家”一直是林业系统。由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客观存在,原本在乡下归属林业系统管理的湿地,进了城市之后归口园林系统管辖。目前,除成都、达州、广元外,其他市州林业和园林管理仍属不同部门,各说各话,各有各的打算。
在没有进城之前,湿地公园作为保护区和公园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存在;进城之后,更强调对市民提供服务,保护职能大为弱化。袁中兴说,根据相关法规,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湿地,是未开发利用土地;而城市湿地公园多半选址在建设用地、农业用地之上。林业与园林部门基于土地性质的认知不一,在管理权限、管理模式的选择上无法统一。
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风景园林所所长杨保国说,相较于城市公园更多从“服务市民”着眼,传统意义上的湿地公园则显得灵活许多。“如果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不够,或者某一区域不够,多半会选择直接升级为保护区。”
省住建厅风景园林处相关负责人说,城市湿地公园进城后,其服务功能大大提升,“建了就要对外开放,不然修建的意义在哪?”
收费还是免费管理的困惑
省住建厅风景园林管理处处长李根芽介绍,在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并无成型的建设、管护经验。
对于已建成的城市湿地公园而言,最现实的问题则是,如何控制人流量,保证湿地形态、生态系统的完整。面对与日俱增的生态压力,不少城市湿地公园管理方选择了不同的路径来控制客流量。
邛海湿地公园则先行一步:2013年9月1日起,三期项目(邛海烟雨鹭洲湿地)正式对游客收费,外地游客为55元/人,西昌本地游客为10元/人。2014年12月,西昌市政府正式宣布:从2015年春节起,五期、六期也全部实施封闭收费管理,西昌市民平日10元/次、节假日20元/次。
收费引发网友大面积吐槽。一个西昌当地论坛发起的网络调查,参与投票的1800多名网友中,反对邛海湿地公园门票涨价的超过了93%。西昌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杨军有苦难言:西昌前后花了30亿元,在今年初才荣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整个公园每年的管护成本就超过1300万元,不收门票的话,实在撑不下去。”作为目前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中最为脆弱的一环,如果不提价限制游客人数,“邛海之前的建设、修复和保护成果可能付之东流。”
省住建厅和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则透露,我省正在着手探索对城市湿地公园和湿地本身进行补贴,“减少市政管理支出。”
然而,这一做法并没有让城市湿地公园的管理者们安心。杨军坦言,补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为市民提供服务与维护生态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更为关键。
无条件开放还是限制开放开放的困惑
四川农业大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表示,目前城市湿地公园还面临一大困局,即不少城市为了追求“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往往实际效果与原先的初衷南辕北辙。”“生态产品非要走进去才能享受吗?”李明玖持同样观点。他认为,不少地区不顾自然条件的制约,动辄将湿地引入城市的做法并不可取。湿地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气候,提供生态产品。人造湿地,对于当地降雨、气温等气候影响不容小觑,而为了保障湿地景观削减生产、生活用水的做法也值得商榷。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主任张文表示,生态产品生产区分布和人类聚集区分布很难实现一致。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城市生态产品稀缺的现状,用收费去解决城市湿地公园目前存在的问题,都只是权宜之计。不如在建设前划定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哪些地方适合对外开放,哪些地方需要限制开放,做好标注,后续的管护烦恼会小一点。”
张文介绍,参照欧美经验,湿地公园即使进城,也要建在距离主城区20至35公里的郊外,远离城市工业区、集中居住区。其开放程度也是十分有限,“只对科研单位等有限的群体开放,市民想走进去游玩观赏,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