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面向大众理性经营使市场行情回暖
春天来了,花卉市场近几年遇到的“寒冰”也在悄然融化。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使年宵花的集团消费、公款消费急骤减少,甚至降为零,花卉行业仿佛遇上了“寒冬”。面对严峻形势,山东省花卉行业快速转向大众消费,理性经营,使日常消费加速增长,使今年年宵花市场行情回暖,花卉消费逐渐走向成熟。
据调查统计,山东省今年年宵花市场在品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部分传统花卉市场供应量有所下降,特色品种供应量上升,价格总体上呈上扬趋势。如蝴蝶兰上市量约430.5万株,销售量较去年减少约20%,价格上升19%;大花蕙兰上市量约60.8万株,同期增加约16%,价格下降49%;红掌122.1万盆,较去年增加约9%,价格上升23%;凤梨约150万盆,同期减少24%,价格上升18%;杜鹃上市量17.7万盆,较去年减少25%,价格上升7%;多肉植物上市量约485万株,较去年增长近1.7倍,价格上升7%;竹芋约38.1万盆,同期增长90%,价格上升12%;国兰75.6万株,同期增长26%,价格上升13%;球根花卉约515万盆,同期增长38%,价格上升5%。
为了避免去年“赔本甩卖”的情况再次出现,山东省各大花卉企业面对今年的年宵花市场显得较为谨慎,蝴蝶兰、杜鹃、凤梨等传统花卉的备货量大幅减少,但由于市场实际需求增加,花卉批发价格较去年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临近春节时迎来零售高峰,市场部分花卉品种出现缺货现象,经销商从北京、广州、云南等地紧急调货至本地销售,增加了销售成本,使得花卉价格再次上扬。总体来看,今年花卉市场行情较去年有所回暖,且逐渐趋于理性。
与去年相比,山东省各地市场年宵花品种变化不大,仍以花色、叶色、果色鲜艳的盆花为主,蝴蝶兰、大花蕙兰、国兰、君子兰等传统花卉在摘掉了“高档”“礼品”的标签之后,价格回归理性,走货速度远超去年。与传统花卉相比,特色品种花卉在年宵市场中异军突起,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如多肉植物、口红吊兰、沂州海棠等特色花卉销量翻倍,绿萝、竹芋等功能型绿植的市场份额也大幅提升。
节庆消费一直是山东省花卉消费最主要的方式,这种市场消费特征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近两年,随着花卉经销商心态的不断成熟,以及应对家庭消费市场能力的不断增强,日常消费正在加速增长。据统计,2014年山东省日常花卉消费比例已占全年花卉消费的一半以上,这说明花卉消费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今年,山东省年宵花市场除大花蕙兰因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之外,其他主要年宵花卉品种价格普遍上扬。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低谷之后,今年各大花卉生产企业为防止产品积压,对花卉备货量进行了适当调整,例如,蝴蝶兰、凤梨、杜鹃等传统花卉的供应量比去年减少了两至三成。受供求关系影响,多数花卉品种的价格有所上涨。
二是春节前后山东省天气较好,物流业没有遭遇恶劣天气,市场走货速度较快,产品储备不足的花卉批发商为保证年宵期间供应量,从北京、广东、云南等地调货至本地销售,致使蝴蝶兰、百合、郁金香、彩色马蹄莲等价格纷纷上扬。
三是花卉消费模式改变,大众成为消费主体。2014年,山东省各级政府和花卉主管部门加强了对花卉产业的宣传引导,多次派专家到花卉生产企业走访调研、指导生产,并利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年宵花市场情况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深入挖掘花卉文化内涵、健康内涵和品位内涵,大力引导居民消费,促进了花卉消费转型。
在花卉产业持续深度调整的新形势下,花卉生产和消费格局还将发生重大变化。长期以来,花卉经销商为迎合节日集中消费的传统观念,集中在年宵期间上市花卉产品,导致花卉生产季节性太强,周年供应不足,不利于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市场消费正由阶段性的消费向周年消费转变,花卉从业者应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面向大众、适销对路的产品。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花”,是每个花卉从业者的美好愿景。随着新的发展机遇的到来,山东省开拓微利多销、价格实惠的零售终端市场的进度也将加快,花卉进超市、进社区、进电子商务平台等一系列销售渠道都已兴起,并将全面打开。
(作者为山东省花卉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