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占宜良苗木半壁江山 认知度低成应用拦路虎
图为:客商在参观宜良县乡土绿化树种?xml:namespace>
经过多年的引种、筛选和生产培植,乡土树种已占据昆明宜良县苗木产业的半壁江山。但由于认知度较低、规格偏小,因此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所占比例远不及外调树种。
宜良县花卉产业联合会拥有会员300多名,已建立了“分散生产+联合销售”和“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的运作机制,会长曹声贤长期致力于云南野生乡土绿化树种、花卉的引种、试种、筛选,并带领会员和广大苗农繁殖生产试种获得成功的乡土绿化树种。自2000年以来,他先后从云南滇西、滇中、滇南等地引种了320个乡土树种,其中通过试种获得成功的滇润楠、云南七叶树、肋果茶、云南三角枫等乡土绿化树种多达160多个,其繁殖生产的数量已占据宜良县苗木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中仅2厘米以上的滇润楠数量就达10多万株,每年推向各地绿化市场2万多株。
曹声贤是宜良县乡土绿化树种发展的领军人物,用了如指掌来形容曹声贤对乡土树种生长习性、适宜种植区域等的了解都不为过。他说:“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滇润楠有红毛润楠、细毛润楠和黑龙潭公园的滇润楠三个品种,都是常绿乔木,就有树体高大,树干挺拔,枝条粗壮,冠大浓阴的优点,是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也是我们目前推广品种中最优秀的树种。”
多年积极大胆的探索总结樱花、球花石楠、滇润楠、三角梅等乡土绿化树种的品种试验、驯化栽培和繁育生产,刘志勇完成的“宜良县特色乡土绿化树种大规格苗木培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去年获该县科技三等奖。刘志勇表示:“我们是典型的产地型苗圃,已有10多年没有从省外调进苗木了,苗圃中90%的品种都是乡土树种,其中仅6—8厘米的云南三角枫就有1000多株。”
中国园林网特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宜良县像刘志勇一样以培植乡土树种为主的苗企苗农还有很多。随着苗企苗农规模化生产乡土绿化树种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县乡土绿化树种数量充足,大部分树种的价格与外调树种相差无几,有的树种甚至比同种同规格的外调树种的价格还低。尽管这些乡土绿化树种就有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强、需水需肥量小、耐寒、耐污染、常年不落叶,较为适宜绿化工程等优点,但由于认知度低,因此在绿化建设中的应用不尽如人意。
苗农赵建雄是培植乡土绿化树种红豆杉的大户,目前面积达200亩的苗圃基地共培植不同规格的红豆杉80多万株,其中胸径5—6厘米和7—8厘米的各有7000多株和1000多株,但去年一年销往湖南、玉溪等地的总量仅3000多株。“种源来自云南维西的珙桐是非常优秀的景观树种,但是由于建设、设计、施工的都不了解和认识,因此在省内从未应用过,商品苗几乎都销往省外,其中贵州应用最多。”曹声贤举例说。
据了解,除了认知度和个别品种因为生长慢、培植周期长而导致成本比同品种同规格的外调树种价格高出20%左右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外,目前绿化建设中为实现立竿见影的目的,乔木树种主要选种米径?xml:namespace>
曹声贤表示:“宜良县乡土绿化树种的生产规模位居全省首位。虽然目前市场推广应用不容乐观,但我将会持之以恒的走下去,因为乡土绿化树种是宜良县苗木产业的生命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