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生态 >

忻城:放下砍树斧头 拿起种树锄头

时间:2022-09-11 11:36:08 | 来源:广西日报

忻城:放下砍树斧头 拿起种树锄头

“忻城群山光秃秃,遍野石头像白骨;遥看老鼠山上过,是公是母辨得出。”忻城县当地农谣,描绘的是10年前当地石漠化的严重程度。

地处大石山区的忻城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6.4%。如何才能战胜被称为“地球之癌”的石漠化,实现大石山区“绿色崛起”?2012年起该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目标,实施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如今,忻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8.51%,山岭间绿意盎然、空气清新。

无序的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是忻城人的穷根。于是,治穷先治生态,引导农民“放下斧头、拿起锄头”成为该县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忻城县以大造公益林、致富林为切入点,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先后封山育林185万亩,建立生态林保护区185万亩,治理石漠化176万亩。重点挑选桑蚕、金银花、竹子、油茶等见效快的经济林果,种植经济果木林50多万亩。近年,忻城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3.9万亩,农民人均获得退耕还林各项补助240元。青山绿水得到恢复,“金山银山”也发展起来。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山上金银花,山下蔗桑粮”是忻城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

5月初,地处大山深处的北更乡内仁村,漫山遍野开满了金银花,村民蓝同盛脸上也乐开了花,他说:“1公斤鲜花能卖到14元,农业部门引导老板上门收购,既保价又保销路,花农省心省事。”

而这个时候,城关镇高塘村却是另一番景象。田间地头,桑树滴翠,桑园里传来阵阵山歌:“种桑养蚕好处多,绿化平地绿化坡。新的政策这么好,处处变成金银窝。”村支书谭就根乐呵呵地说:“我们村养蚕农户最多,户均纯收入上万元。种桑养蚕改变乡亲们的生活,改变了全村的面貌。”

如今,特色生态农业已经成为该县农业经济的支柱,成为脱贫富民的一号工程。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4万亩,桑园面积23万亩,新增林下经济产业园特色种养基地13个。

依托特色旅游资源谋求“绿色发展”是忻城县发展经济的一个努力方向。去年5月17日,“中国旅游日”广西分会场活动在忻城县薰衣草庄园隆重举行。当天,庄园内人潮涌动,游客达3万人。而去年10月,该县冰河世纪滑雪场试业期间,首日售票就达6000张。该县桑蚕、玉米、金银花等绿色生态产品受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拉动,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已经占收入的60%左右。

目前,忻城县以争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全力打造以薰衣草庄园、百香果基地为中心的生态观光旅游区;以莫曼壮锦源、红水河七彩画廊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旅游区;以大塘三寨沟为中心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等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初步形成以生态观光、民俗文化、休闲度假、乡村体验、长寿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旅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