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森林资源 >

为什么城市绿化单位不干脆养护野草呢?

时间:2022-09-12 11:36:04 | 来源:北京晚报

为什么城市绿化单位不干脆养护野草呢?

“它们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果佳,它们节水、零成本,它们防风、防沙、固土、蓄水、保湿、净化空气……”近日,一封由民间环保组织提出“不要拔野草”的倡议信在网络广为传播。又是一年花红柳绿时,不起眼的野草被描绘成“绿化全能选手”,引来大量关注。

两年前的一封公开信

目的是倡导,希望宽容不太准确的地方

“为了娇贵的园艺植物,我们驱赶野草。为了铺设那些看起来绿色期更长的人工草皮,我们更容不得半棵野草……恳请各级园林部门对北京的野草手下留情,不要再去拔它们,让它们长在原本属于它们的土地上……”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杨恒并没有想到,过了整整两年,“突然一下子就火了”。

数日前,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发布致北京公园管理中心的公开信,质疑铺设大面积单一草坪破坏生态,并为野草“呼吁正名”。而事实上这封信早在2013年4月便已现身网络,只是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花草园艺专业的杨恒是这封信的作者,2012年硕士毕业的她进入自然大学工作,领导派了一个“选题”,说有人除草,让她写篇文章呼吁一下。由于读书时对园林工人除草的身影有印象,杨恒便写了这篇言辞恳切、颇具文采的公开信。最早的版本中,她的“收信人”还包括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园风景区处、花卉产业处等多家单位,“把可能涉及到绿化工作的相关单位都写上了。”

根据领导指示,今年杨恒将公开信修改个别措辞后再次发表出来,没想到获得了广泛传播。她坦言,自己并没有进行详尽的调查走访,也尚未与相关园林部门进行过沟通。写信的主要目的是“倡导”,让公众与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环境与生态,“希望宽容信里面不太准确的地方。”

园林绿化部门的解释

而抛却不够准确的内容不谈,公开信提出了不少人心中的一个疑问:众所周知,野草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既然它们不必喷洒任何农药与化肥就能繁茂生长,为什么城市绿化单位不干脆养护野草呢?

东城区绿化一队的副队长杨平,1991年从北京市园林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园林工作,具有超过20年的城市绿化养护经验。她详尽阐释了基层绿化工作如何进行,以及具体的现实考量。

“不是说哪个领导喜欢什么草,就硬性规定都得种它”

杨平介绍,绿化一队负责范围均为城市绿地,包括主要干道周边绿化及辖区内5个对外开放免收门票的城市公园。所用主要草坪一是“冷季型草坪”,具体品种包括早熟禾、高羊茅等。“可能几个草种混播在一起,养好后用起草机挖出来打成卷。我们把地整好,运过来可以直接铺上,立刻见成效。”通俗来讲,那种从远看像毯子一样特别整齐的都是“冷草”。

相对而言,冷草最娇贵也最好看,且绿色期长。“能挺到11月中旬,2月底3月初就开始返青。原来北京市要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一般冷草就根据景观需求用在重点区域。”由于绿化一队辖区基本都在市中心,属于“标杆”性质的示范点儿,目前冷草种植比例大概为三分之一。

第二种常见草坪是“丹麦草”,它除了返青较晚,3月底才冒点小叶外,也比较美观整齐。与冷草相比,丹麦草最大的长处是比较耐阴。在冷草难以成活的阴面儿,通常使用丹麦草来保证景观需求。

还有一种“混播型草坪”,每年需要撒草籽、花籽,如同接力般轮番开败。通常大面积推广应用在郊野公园,或需要营造“野趣”的地方。

“因地制宜”是杨平挂在口头的词语,也是园林工作者的核心理念。“不是说哪个领导喜欢什么草,就硬性规定都得种它。都是根据设计和景观要求,中心城区还是整齐绿色好看,而且冷草丹麦草相对比较耐践踏。如果种混播草坪,没长出来之前就是秃地,人啊狗啊进去踩,根本管不过来,用在公园和郊区还可以。”

“野草拔不拔、怎么拔,取决于草坪种类”

具体到除草等养护工作,根据草坪种类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

“冷季型草坪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整体性,那么既然选择用它,里面长出的杂草我们一般是要求拔掉的。”杨平解释,杂草长出来破坏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野草生根能力发达,特别能吸收营养。“匍匐性的野草一长一片,不拔的话下面的草会被盖住或者失去营养,导致枯黄。”

公开信中将四五月描述成“除草季”,事实上真正的除草战线拉得更长。“4月到9月吧,都需要除草。尤其七八月期间,雨季的时候,冷草坪差不多每周都得拔。”

相对而言,丹麦草的维护简单一些。“人工种植时,棵与棵之间存在缝隙,野草会从中生长。看着觉得那个草还不错,或者在粗犷一点野一点的地儿,我们就不拔了。要是在精细化管理的地儿,像冷草一样要求整齐划一,就需要拔掉。”

丹麦草能够被“分情况对待”,主要基于其自身竞争能力较强,对杂草有一定的控制度。“但还是需要时不时去拔,只不过没有冷草那样频繁。看天气吧,尤其下完雨,随着草的生长量来维护。”

至于种植了混播型草坪、注重野趣的公园,基本就不拔草了。“长出了不是我们播种的植物,比如蒲公英之类,看着形状好、效果好,就会留着。”

对于公开信中提及的除草剂、杀虫剂、化肥污染土地等质疑,杨平表示在需要除草的地块上,采用的都是纯人工手拔方式,并不喷洒除草剂。“农田用除草剂比较多,喷一喷,不影响菜的生长。我们园林部门一般不用,一是对环境有污染,二是除草剂功效强,不是对某一种草,而是对哪科哪属的都有用,容易伤害我们自己的植物。”

杨平坦言,冷草确实比较娇贵,需要经常喷药。但园林单位已经很为重视环保,所用农药都是生物制剂,安全有效无污染。针对草坪使用的“草坪肥”也有别于农田化肥,是一种由园林科学院研制出来的颗粒状复合肥。“已经用了很多年,养护效果还不错,不会导致土壤板结。”

“比起讨论要不要拔草,不如多种点儿地被植物”

比之较为“皮实”的丹麦草和原本就不必拔除野草的混播型草坪,公开信将质疑更多对准了冷季型草坪。事实上,园林业内围绕冷草的使用长期以来也存在不同声音。“之前的争议还在水这儿,冷草需要的水多,有专家说北京这么缺水,不能老是浇啊浇啊……”杨平调出一组数据,每平方米冷草每年的养护成本至少为15.13元,在各类草坪中是最高的。

如果让野花野草开满原本需要铺草坪的地方,觉得不整齐就简单修剪,以取代娇贵的冷草呢?思忖片刻后杨平表示“不太靠谱”,在她看来,园林工作的重要意义就是为大家创造良好景观效果,而冷草多铺设在中心城区,那里毕竟需要精细化管理。“野草很难如同想象般长得茂茂盛盛,修剪完了也整整齐齐。”

一个简单的逻辑,现在用的人工草坪都是从野草筛选过来的品种,经过这么多年也没被选择的野草肯定有各种缺点。“比如狗尾巴草,一下长得很高很快,过几天草穗黄了,看着效果就一般。有些植物也不耐修剪,像二月兰,枝叶一剪它就死了。”美丽整齐的“野草坪”可能过于理想化,“最后就是一大片高低杂乱,放在郊野公园可以,要的就是这种味道,在该整齐的地方效果就不好。”

杨平认为一味质疑冷草坪不公平,耐践踏、绿色期长都是它的优点。与理论不同,实际的绿化工作要注重成本与效果的平衡,在各方面进行博弈和取舍。当然,考虑到多种声音,绿化部门也在积极推进能够取代草坪,又能保证整齐漂亮的绿化方案。

地被植物目前受到绿化部门的大力推进,杨平也将其视作有益趋势。“选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玉簪、马莲、萱草等等,直接种上成苗,没多少天就长起来了。它们叶子大、根系强、不爱生病,一棵长一大片,有效抑制杂草。有的抗旱有的耐阴,而且会开花,不但整齐,观赏性也好。”她笑言,比起讨论要不要拔草,不如多种点儿地被植物。“它们开得郁郁葱葱,人们不太忍心去踩,跟出芽前一片荒芜的混播草坪相比,管理成本也更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