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紫帽山风景区科考报告出炉
昨天,海都记者从晋江市农业局获悉,由省林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晋江紫帽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领导组联手实地调查一年多的调研成果《紫帽山风景区科学考察报告》正式出炉。作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的紫帽山,有26株古树名木,有177种各类动物,甚至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蟒蛇。
古树名木比2004年调查增加5种
晋江市农业局相关人士介绍,紫帽山主要植被类型可以分为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灌草丛4个植被型。而古树名木,一般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以及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名木。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近期,市农业局将对公布的古树名木进行挂牌。
晋江市曾在2004年对全市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过全面调查,当时紫帽镇共有古树名木21株。这次调查增加到26株,分属龙眼、荔枝、重阳木、樟树、榕树、桂花、枫香和油杉等8个树种,景区内大部分古树分布在紫星村,共有20株,多为榕树。
山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
晋江市农业局相关人士介绍,紫帽山风景区内大部分地区是山地丘陵地貌。整个紫帽山山中峰峦起伏,水库散落其间,整个地形地貌和森林植被十分适合泉州沿海区域动植物种的栖息繁衍,物种相对丰度较高,是亚热带近海区域较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景区有陆生脊椎动物资源177种。其中哺乳纲7目11科16种,占泉州市总种数(32)的50%;鸟纲12目32科107种,占泉州市总种数(260)的41%;爬行纲3目8科34种,占泉州市(61)的56%;两栖纲1目5科11种,占泉州市总种数(32)的34%。
紫帽山具有多种国家重点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蟒蛇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虎纹蛙、黑鸢、黑翅鸢、赤腹鹰、松雀鹰、普通鵟[kuáng]、蛇雕、苍鹰、林雕、白腿小隼、红隼、白鹇[xián]、花田鸡、褐翅鸦鹃、小鸦鹃、草鴞[xiāo]、领角鴞、长耳鴞、短耳鴞、斑头鸺[xiū]鶹[liú]等20种。
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斑蛙、滑鼠蛇、眼镜蛙、眼镜王蛇、小鸊[pì]鷉[tī]、苍鹭、大白鹭、白鹭、中白鹭、戴胜、大拟啄木鸟、家燕、金腰燕、喜鹊、画眉、黄腹鼬、黄鼬、食蟹獴、豹猫等1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有30种。
上述人士介绍,如爬行类的平胸龟科、眼镜蛇科、游蛇科,鸟类中的鹎科、鸦鹃科、画眉亚科中的许多种类,而且种群数量较大,较为常见,为当地优势种。
重阳木,大戟科,重阳木属,常绿或半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褐红色,光滑。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7~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缘具粗钝锯齿(每厘米2~3个)圆锥花序下垂,雌花具3~4花柱;花期3~4月。果球形,径8~15毫米,熟时蓝黑色。重阳木宜作庭园树和行道树,也可在草坪、湖畔、溪边、堤岸栽植,有很可观的药用价值。
油杉,松科,油杉属,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以上;树皮黄褐色或暗灰褐色,纵裂或块状脱落;1年生枝红褐色,无毛或有毛,2~3年生小枝淡黄灰色或淡黄褐色。叶在侧枝上排成两列,线形,长1.2~3厘米,宽2~4毫米,先端圆或钝(幼树之叶锐尖),基部渐狭,中脉两面隆起,下面有两条微被白粉的气孔带、具短柄。分布福建东南部和南部,广东东部,广西南部等沿海丘陵地带。
黑翅鸢,别名黑翅鹰。体长300~330mm。嘴黑色,嘴基部黄色。脚黄色,爪黑色。飞行时,体背羽淡灰色,两翼覆羽形成明显黑色斑。常栖息于开阔的农田、疏林地等环境。以昆虫、小型蜥蜴、鸟、鼠为食。本种数量稀少,在我国福建、浙江、云南等省有分布。
蛇雕,别名白腹蛇雕、凤头捕蛇雕、大冠鹫,为中大型猛禽。体长410~770mm。嘴暗灰色,蜡膜黄色,虹膜黄色,脚黄色,爪黑色。成鸟头顶,冠羽黑色,羽基白色,羽缘棕色。飞行时,可见翅下覆羽黑褐色,具明显的白色横带斑。常于森林或人工林上盘旋。求偶期成对互相召唤的“体操”表演。常栖于森林中有荫的大树林上监视地面。以蛇类为食,兼食鼠类、小鸟等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白鹇,别名白雉、项鸡。体长650~1100mm。雄鸟头青黑色有羽冠,背部、肩及翼白色,外侧尾羽白色具黑色斜纹。雌鸟全身橄榄褐色杂以黑纹,枕部具黑色羽冠。栖于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森林内。杂食性,主食植物但昆虫比例较大。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山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