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徐州保护有了“三色线”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要求,市规划局会同市园林局、水利局、文广新局修编和划定了徐州城市绿、蓝、紫线保护规划,徐州市自此有了详细的城市绿地、水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范围。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城乡规划管理中设定了红、绿、蓝、紫、黑、橙、黄等7种控制线。这些看不见的“线”,是对城市绿地、水体等规划保护区的控制线,达到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引导城市在适宜区域发展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对城市绿、蓝、紫线划定有明确要求。对照标准,徐州市从创建工作伊始就展开相关修编和划定工作,不断加强各项创建规划的实施和管控工作,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保护划定了“底线”,提醒人们在城市建设、生产活动中注意不去触碰这些线,共同保护好徐州的绿地、水资源环境和历史风貌。
绿线——保护城市绿地
绿线即《徐州市城市绿线规划》,总体目标是贯彻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构筑融山、水、林、文、城于一体,绿地体系完善,生态功能稳定,环境优美和谐的生态园林宜居城市。市园林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划定绿线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据介绍,我市绿线规划范围包括徐州主城区、铜山城区和贾汪城区,做到了城区全覆盖。在规划内容上,涵盖的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也做到了绿地类型的全覆盖。绿线规划从绿地环境、绿地经济、绿地文化三方面着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将我市规划为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
蓝线——保护河湖水资源
作为城市地面规划,“蓝线”并非对“天更蓝”进行规划,而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为此,市规划局会同市水利局共同制订了《徐州市中心城区河道蓝线专项规划》即城市蓝线规划。
我市蓝线划定对象为河道、湖泊水库和湿地、骨干河道等3大类,涵盖主要河流水系约61条,总长度约160公里,湖库16宗、骨干河道约100处,水域总面积约为44.3平方公里。蓝线划定按排水分区进行,共划分为四大排水分区,分别为不牢河排水区、房亭河排水区、故黄河排水区、奎河排水区。
据了解,蓝线的划定能够有效加强对徐州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湖泊、沟渠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紫线——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界线。记者了解到,我市新一轮紫线保护规划已编制划定完成,在保持徐州名城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对名城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同时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建设有传统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
统计显示,徐州于1986年被公布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各类文物古迹400余处。市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说,本次紫线规划了四个保护层次,分别是市域层面、市区层面、主城区(包括徐州历史城区)层面和名城保护范围层面。其中名城保护范围约1.40平方公里。以彭城广场为中心,东至解放路、南到青年路、西到西安路、北到黄河南路的区域。
紫线规划对徐州的历史风貌文化、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地下城遗址、文保单位等形成全面的保护层次,并建立全面的、多层次的保护内容框架,包括整体格局和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提出老城复兴策略。同时,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划定了保护范围界线。对城市紫线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实施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