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在二进制世界获永生展现风采
在大自然摧毁人类文明古老的遗迹时,文明的新生代正试着拯救前辈。
今年4月底,“威力相当于一颗700万吨炸弹”的地震,让尼泊尔加德满都不少成百上千岁的红砖木刻,化为砂石碎屑。5月,地震再度来袭。
“还没来得及领略它的神秘与风采,就已经失去了机会。”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表达遗憾。
由百度发起的“Seeyouagain,加德满都”(重见加德满都)项目不甘心止步遗憾。它正努力创造一个“平行时空”——使用“全景照片游”技术在网络中呈现尼泊尔被损毁古迹的原貌图像。
当混合着香料气味的街道扭曲了模样,上千年的老皇宫散作木料后,专家推测,由于建筑雕刻太精美,重建、修复损毁建筑大概需要8~10年。
在巴德岗古城摇摇欲坠的神庙前,一位大眼睛小女孩在废墟前点燃一根祈福的蜡烛,流淌的蜡油在火光的映照下,仿佛一滴滴眼泪。
但那些璀璨的文化遗产并非只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眼下,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便可以在二进制世界中重新领略这座千年古城昔日的风采。
在“平行时空”里,伴着宗教色彩浓郁的音乐,湿婆神庙在黑色的三维坐标系中,由一团团密集的白点逐渐幻化为建筑的形状,并显现出颜色。随着画面变得越来越清晰,木刻、廊檐、神像……这座四百多岁古建筑的细节被悉数再现。
同样被“复原”的还有游人对这座神庙的参观路径,画面会按照大部分游客常用的游览路线转换视角,深受人们喜爱的部分能局部放大,四时之景中的古迹及周围景象都会展示出来。
从技术上说,复原加德满都静态的古迹并不特别高深复杂,在电影《速度与激情7》片尾,制片方用电脑三维动画和3D动作捕捉等手段让已经去世的演员保罗·沃克完成催泪谢幕。
无论是“复原”一个人,还是“复原”一处古建筑,所需要的都是海量的图片数据,当数据量足够大时,通过图片识别技术提取其中的特征向量,将二维信息转换成一维信息,再使用三维重建技术便可以实现。
而将二维图片转换为三维全景的技术,则早已具象地存在于我们常用的街景地图当中。这项技术就是将已识别的图片贴上诸如“坐标24,43,64”或“光线强度34”等关键的三维数据标签,并将贴过“标签”的数据放在对应的三维位置上。
“平行空间”里湿婆神庙复原图画面开始时,那一团团密集的白点,就是一团团密集的数据,上万个点集合表示的是三维空间内物体的坐标和分布。
问题的关键在于,数据的量是否足够大。在“重见加德满都”网站上,除了地标性建筑达拉哈拉塔还处在完成率80%的阶段外,大部分在地震中坍塌的古迹均已经完成了复原,用时不到两个月。
网友们的热心肠促成了这一切。这项最初在百度内部进行的活动,在对外上线11天后就获得了超过4万张用户上传的照片。来自中国摄影师协会的近百名专业摄影师也加入进来,其中,上传最多的摄影师提供了200多张照片。
人们分享着自己在尼泊尔旅行时拍下的纪念照,将属于个人的经历汇集,去抚平地震带给一个群体的悲伤。
“尼泊尔之行大概会是永生难忘并且再也回不去的旅行了吧。”一位网友在微博里感伤地写道,“我以为她会一直在那儿等着我们再去一次……”
除了感伤,这名网友随后便上传了9张自己在尼泊尔拍摄的纪念照:“幸好,还有随手拍下的照片,可以用来回忆。”
幸好,人们留下了照片,幸好,人们热心于分享属于自己的回忆。在现实世界的物理重建举步维艰之时,技术带来了这场“心灵的重建”,人们无需前往那“众神齐聚之地”,就能找到灵魂的安宁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