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科教 >

萤火虫就是“拱顶石”保护它其实就是在保护环境

时间:2022-10-15 15:36:11 | 来源:惠州日报

萤火虫就是“拱顶石”保护它其实就是在保护环境

萤火虫从我们的童年里飞过,却被时代所遗弃,仿佛它们已经退回到了唐诗宋词里。阅读《萤火虫在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图文并茂的书,让我再一次认识了萤火虫,追忆着那逝去的美好时光。‍

作为我国第一个萤火虫学科博士,作者付新华走过山山水水,到过天南海北,寻找梦中的萤火虫。他坚持不懈15年,在峨眉山、大别山、天台山(四川邛崃市)、西双版纳、紫金山、海南等地,追寻和考察萤火虫,用情真意切的文字抒写了那些寻萤路上的经历。在峨眉山,“我的腿越来越重,内心越来越苦闷。眼看就要放弃的时候,弯道一转,一条绵延600米的萤火虫发光带惊现眼前。其壮观程度不亚于上万人同时朝拜的景象,我不由跪了下去”。在素山寺,“虫虫们闪着不同亮度的光,从我眼前一一飞过,整条山谷因为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像流淌着一曲动人的音乐”。寻萤过程中,既有发现新种的开心,也有成千上万“会呼吸的钻石”当空轻舞的震撼;既有寻萤未果的郁闷,也有偶遇毒蛇的害怕。“寻萤过程很凶险,也很复杂。交织着美好与失望,悲伤和欢喜。”付新华如此总结道。

韩国科学家根据萤火虫发光器官结构,设计出新型灯具

今天,我才真正全面认识萤火虫。虽然童年里曾经追逐过、捕捉过萤火虫,但了解从此书开始。

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一般昼伏夜出,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故名萤火虫。全世界记录在册共有2000多种,我国预计有200种左右,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萤火虫幼虫期就能发光,而且不分性别,成虫后雄萤善飞,雌萤没有翅膀,不论雌雄一般都会发光。

萤火虫不仅是重要的环境指标性生物,更是大自然精妙演化的杰作,它用毫不起眼的原料,拼凑出了一件令人类汗颜的杰作。美国南方大学生物系主任戴维·乔治·哈斯凯尔在《看不见的森林》中写道:“在萤火虫发光的全部能量中,95%以上的能量都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人造的灯泡则正好颠倒过来,大部分能量都以热能形式浪费掉了。”当然,人类的仿生脚步从未停止。据2012年的报道,韩国科学家复制了萤火虫发光器官的结构,设计出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灯具,具有独特优点。

萤火虫在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也沉积了繁衍的智慧。自然界遵循着能量最优化的原则,要想得到最大限度的生命延续,就必须把宝贵的能量用在最重要的地方。萤火虫幼虫发光是为了警告天敌,而成虫发的光则是求爱的信号,不同阶段发光的目的迥异。

萤火虫是童年的美好记忆,在没有光电娱乐的年代,晚饭后,黑暗的村庄成就了萤火虫的美丽。我们常常三五成群,在小路边上抓萤火虫,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放到蚊帐里,有时也偷偷地放几只出来,它们在蚊帐里东躲西藏,一闪一闪的微光伴人入睡。自从学了“囊萤映雪”的故事后,经常抓些萤火虫来做试验,更希望冬天能下雪,但记忆里,这两件事好像从没有成功过。读到童谣“萤火虫,萤火虫,点点红,两三个小灯笼,飞得高,飞得低,飞上姐姐薄罗衣”,童年的那些故事仿佛又从心底长了出来,好像雨后春笋,有种向上顶的感觉。

现代农业耕作制度变化误伤萤火虫

由于萤火虫对生态环境极度敏感,因而在很多地方萤火虫已成为遥远的绝响。作者以专业的眼光分析总结了原因。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大极大地压缩了萤火虫生存的空间,特别是灯光扰乱了萤火虫的性信息,让它们失去了示爱的机会。现代农业耕作制度的变化,误伤了萤火虫,且不说农药的滥用,“水稻、油菜轮作制度则会导致萤火虫直接灭绝”。还有极端气候的影响,以及人类以萤火虫为中心进行的商业活动,大量采集萤火虫进行网上销售。无论是销售者,还是购买者都忘记了“萤火虫,只有在自由飞行的时候才是美的”。

“保护萤火虫其实就是在保护环境”,自然界中谁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一切都在巨大的生物链条中,如果不断有链条被打断,总有一天,这张历经几亿年精密编织的网将全面崩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昆虫学系教授PennyGullan和PeterCranston在《昆虫学概论》中写道:“每一种昆虫都是较高一级生态集合的一部分,它的缺失会影响其他生物的复杂度和丰度。有些昆虫像‘拱顶石’,少了它们就会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崩溃。”萤火虫就是其中一块“拱顶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