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文化 >

城市如何才能告别“逢雨必涝”

时间:2022-10-17 12:36:04 | 来源:中国园林网

城市如何才能告别“逢雨必涝”

浸泡在雨水中的钱江新城。

7月21日上午7点20左右,杭城城内突降大雨。暴雨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杭州江干区多处现严重内涝,杭州的公交俨然成了“水陆两栖”车,许多私家车则被泡水里,导致交通严重拥堵。

受暴雨影响,新塘路与凤起东路段大面积的绿化带被淹,积水深约二十厘米左右。个头低矮的植被几乎被水给没了,完全的不能“呼吸”了,据了解,植物如被水淹,浸泡10多个小时后,一般都会死亡。眼下,做好及时排水,尽可能降低涝灾损失才是应对的上上策。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200多座中型城市中有三分之二逢雨必涝遇晴易旱,而且遭遇旱涝灾害之后处置措施也只是简单的补水和排水。现在一场短暂的大雨把城市打回了原形,每每玩笑的“逢雨必涝”总是如期而至,那说好的“海绵城市”呢,啥时候可以展现城市的“弹性”——下雨时能蓄水,用水时可释放,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不再尴尬“看海”。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杭州市市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已发布消息,开工整治杭州市区45条(段)河道,并完成其中12条(段),其中江干区九沙河明年建成,之江新城东北部珊瑚沙河今年打通。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水质和防洪排涝。

在6月16日召开的市政协常委会上,政协委员们聚焦杭州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建议尽快划定生态红线,对破坏生态红线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在浙江推行“五水共治”大背景下,杭州在防洪排涝重点区域,正在积极探索建设“海绵”绿地项目。

此外,绿色建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据了解,去年杭州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国家一星设计标准要求,已累计创建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70个。其中,获绿色设计标识66个,获绿色运行标识4个。

如今国家正在推广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国很多城市也积极倡导,但建设“海绵城市”并非如纸上“画画”那么简单,想要建设合理的城市空间这就意味着牺牲——牺牲更多的时间,牺牲更多的资金,壮大支持者、参与者的队伍,从城市的生态、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不断地实践、挖掘、调整,一步一步踏实的推进,我们的“海绵城市”才有希望尽快尽好的建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