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的花何时唱主角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目前,我国花卉生产面积超过1200万亩,花农超过150万户。但不可思议的是,我国却很少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这与第一花卉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据统计,我国每年进行花卉新品种权登记的企业不足外国的零头。
徜徉花市,你会发现,10多年来,在我国花卉市场上唱主角的名贵鲜花仍然是风靡大江南北的蝴蝶兰、大花蕙兰、凤梨、红掌、杜鹃等来自境外的洋花,常见的鲜花如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等也多是国外的产品。除国兰外,目前在我国形成商业规模的,绝大多数都是舶来品,几乎都是外国的知识产权产品。
这是一个很伤民族自尊心的结论。本来,我国是花卉资源大国。据权威资料,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而原产我国的就有1万-2万种,因此我国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历史上,世界许多国家的园林产业支柱都是“华花”,尤其是欧洲国家,早在十八世纪,就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其为花园”。可是今天,源远流长、文化深厚的泱泱花卉资源大国,地里种的、市面上卖的竟然几乎都是外来产品,不能不令人长长叹息!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花卉产业发展历史尚短,差距不小。与世界上花卉产业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商业开发历史相比,我国的现代花卉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大规模种植与开发更是近20年的事。产品开发的积累与沉淀远远不如走在前面的发达国家。此前数千年,我们对待花卉的态度多是赏心悦目、赋诗言志,极少去考虑开发赚钱。发达国家历经数十年上百年的商业努力,在产品开发上已遥遥领先于我们,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二是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决定了引进新品种的特点。产业开发,以利益最大化为前提。既然目前国外的先进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性价比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所以大量引进和广泛使用外来品便显得顺理成章。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特点。对此现象,大可不必惊慌失措、盲目喊冤。
三是花卉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立竿见影的事。一个新品种的开发,要经过普查、遴选、育新(反复试验)、试种、推广等多个环节与程序,是一个复杂的创新过程,需要科研人员付出千辛万苦,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努力,才能完成一个成熟新品种的开发利用。现在我国的花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不多,我们不要着急,要假以时日。
四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人员力量有限。据了解,由于我国每年用于花卉新品种的科学研究经费十分有限,投入严重不足,再加上科研力量也十分有限,新产品成果少是必然结果。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由于一种花卉新产品的技术开发需要历经数年甚至十数年乃至更长时间,有时经过持续努力仍然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故难以吸引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全力投入其中,这也是中国的花卉新品种出得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新产品开发,他们有一套成熟的机制与做法。但由于目前我国的花卉企业规模与积累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与技术力量投入,故以企业为主体的完整的新产品开发体系也没有形成。
五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一些新产品,尚在注册中,却已经满地开花了。侵权、盗权现象猖獗,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新品种权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是导致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不愿投入新品种开发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的缺失,必然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利益损失;二是失去市场话语权。
据云南昆明斗南花卉拍卖市场的交易商介绍,现在每卖一枝国外普通品种的康乃馨需要交纳6分钱的专利费,一支玫瑰需要交纳1角钱的专利费,斗南花卉市场每天的花卉交易量高达400万-600万支,你说要损失多少利益?
相对专利费来说,种苗费就更多了。据广东的一位花农介绍,一株从荷兰引进的百合花品种,一个种苗的费用是3元,辛辛苦苦大半年,百合花长出后市场价才卖到7元,除了其他费用,自己所得有限,大头都让国外育种商拿走了。
如果要向国外育种商买断某一个花卉品种的使用权,花的钱就更多了。在目前的种苗市场上,国外一个使用多年的普通花卉品种的售价至少在10万元以上。
不但如此,由于中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在国际花卉市场,便失去了定价格、配额权等市场话语权,时时处处要受制于人,即使赚一点薄利,也要看别人的脸色。
从长远看,要想取得市场的主动,必须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一是政府要从政策上进行调整,鼓励企业创新,加大投入,同时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二是中国的花卉界企业家们要争这口气,我堂堂花卉资源大国,不能总吃别人的剩饭。
可喜的是,一些大型花卉企业如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布局,以云南省为代表的一些国内重点花卉省份也开始加大了对自主知识产权花卉的研发投入。相信不久的将来,洋花统治天下的中国花卉格局一定会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