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扰是对整个生态系统最大的保护
盛夏的夜晚,南京紫金山灵谷景区内数万只萤火虫飞舞,引得众多市民前往观赏。为了保护这些“小精灵”的栖息地,景区从7月20日起24小时禁车,并在萤火虫密集区域设置警戒隔离带,引导游客远距离观赏。同时,中山陵管理局及南京多个知名微信公众号还向社会发出“六不”倡议:即不开车去景区、不发布萤火虫的具体栖息点、观赏时不用光源、不大声喧哗、不抓捕萤火虫、不干扰萤火虫。
笔者不禁为景区和公众的生态自觉叫好。萤火虫对光亮、噪声很敏感,对水源、植被都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空气、水源、噪声污染和过度亮化、植被破坏、生态退化,萤火虫在城市里基本灭绝,深山老林中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出现萤火虫的地方往往会吸引大批游客,有的人甚至开着大灯拍婚纱照,家长带着孩子拿着网兜和瓶子去捉萤火虫的现象比比皆是。光亮、噪声、人为捕捉等已严重破坏了萤火虫的繁育和生存空间。
萤火虫减少现象不容忽视。萤火虫是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生物指示物种。若其濒危,证明生态环境已显著恶化。此外,萤火虫位于生态系统的底层位置,一旦这类生物出现了大面积消亡,就意味着整个生态系统将发生改变。
“人越多,虫越少”的尴尬让人反思。为此,现代快报成立了南京首支“护萤队”,引导公众文明赏萤。2014年,南京紫金山设立了我国首个萤火虫自然保护区。今夏,对萤火虫保护的力度再次升级。
人们对美好环境的珍视和爱护、公众在人与野生动植物关系上的自我约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折射出社会文化和风气的变迁,折射出民间生态良知的萌发。可以说,南京人保护萤火虫的举措,为我们上了一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