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赛场建设 应保持山地原有生态风格
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张家口两地的冬奥场馆建设引起人们关注。根据目前规划,选定在北京市延庆县小海坨山上新建高山滑雪和雪橇雪车比赛场地,与北部的张家口市崇礼县滑雪场地以及北京市内的冰上项目场地连成一线。
有媒体报道称,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进行范围调整,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为6122.96公顷,比原保护区面积扩大了31%。调整后,冬奥会的雪橇雪车和高山滑雪比赛场地不在保护区范围内。
未来修建滑雪场、雪橇雪车等比赛场地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和周边环境?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比赛场地不在保护区内?
仍要参照实验区加强管理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延庆县境内,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北京市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6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落叶阔叶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天然油松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水源涵养地。
为何会调整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延庆县常务副县长张素枝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好地保护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延庆县政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程序,并报请北京市政府同意,正式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了调整原保护区的建议:一是将周边一些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区域划入保护区,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实现对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二是将原保护区的部分区域调出,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空间,也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延庆县山区的山高、山形、地貌、山体坡度、山体落差、温度、湿度、风力、降水、雪深等都符合冬奥会要求,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用作雪车、雪橇大项和滑雪大项中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等。
虽然冬奥场馆选址不在调整后的保护区范围内,但在小海坨修建滑雪场地也要重视生态保护。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教授张志翔建议:“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尽管与百花山、东灵山和雾灵山相比,松山不是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参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相关管理规定,要坚持环境友好原则和环境破坏最低标准。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按规定建设设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依法履行审批手续,并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物种保护与恢复措施。”
怎样的改变可以接受?
提前启动物种调查
不可否认,每一个项目的进入,均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要去寻找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系副教授乌恩表示,对保护地的利用,有一个“可接受改变的限度”理论,即只要有利用,就必然会产生对环境的改变,研究、计算、判断对当地自然的多大程度的改变是可以接受的,是一种务实、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在小海坨建冬奥场馆,是对小海坨山做出的一种改变,对物种、环境、生态肯定有影响、损伤,相关机构应该在科学认真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判断这些改变是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据了解,将修建的冬奥会高山滑雪场区域在松山的西南坡,属于阳坡,主要有山桃、山杏等植物。同时,阴坡有桦树、椴树等主要植被。这些植被与燕山山区、太行山等山脉常见植被基本相同。
张志翔表示,即将修建高山滑雪场的区域范围落差达800米以上,符合场馆建设要求。目前这一区域还没有发现国家级木本保护植物。他建议,在场馆建设中,可采取近地保护的方法,将植物移植到附近,特别是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种植保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生态保护问题上,亦是如此。张志翔呼吁,要规划先行。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场馆周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制定出更深入、细化和科学的保护方案。以此来指导建筑单位在滑雪场建设过程中,如何对生态环境、物种进行保护。
乌恩也表示:“人既要利用环境,又要保护环境,就必须首先确定可接受的改变程度。这就应该有更为精细化的工作,比如对自然生态损害的数据,要有权威、专业的人员、机构来做细致工作。并且,要把调查数据、分析结论等信息向社会公开,使公众了解这些工程、项目、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范围之内。从现在关于冬奥会场地的关心、质疑、争论来看,目前也许缺少上述研究、调查以及对调查结论的社会披露环节。”
场馆建设有何要求?
尽可能保持原有地形地貌
未来修建滑雪场、雪橇雪车等比赛场地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和周边环境?
张素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场馆建设时,我们非常重视周边环境建设。首先,在最初选址,已经做了初步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环境承载力等,以便场馆建设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在场馆建设过程中,也会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将采用绿色建设标准,使用节能、节水等环保材料,尽最大可能保护周边环境。同时,场馆建成后,在场馆运营和场馆使用过程中,会科学控制人流数量,减少人为环境破坏,以保护山区的森林、土地等,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张志翔指出,在小海陀山不要过度建设,要把握适度原则,建设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保护环境。首先这是体育场所,应与高山滑雪场相协调,不能搞现代化建设,要与北京特色相适应,与当地环境相协调。整体上,需保持原有生态风格和生态景观。其次,在林区建设高山滑雪场,要有好的森林环境,而不是光秃秃的雪道,因此保护好周边森林也是必要的。
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这类重大工程在面对给植物带来干扰时,怎么解决的?张志翔举例说,在欧洲,公路建设十分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原有地形地貌的保护,因此在遇到道路拐弯时采用不削平山坡、以隧道方式通过,这样既能保持山的原貌,也减少了对山坡上植被的扰动,还可避免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滑雪场内建筑简单漂亮,与周边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在一起。应组织专家好好论证,在建城际高铁和冬奥场馆时,如何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