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三山两河”美景 打造绿色乌兰察布
美丽的霸王河生态公园已成为乌兰察布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通过生态体系建设,居民环境得到改善
鲜花与绿荫相伴,市区处处是美景
花园般的居民生活小区,提高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
霸王河蜿蜒曲折地流淌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北郊,各种花草树木,犹如为她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裳,令其越发娇艳迷人。林荫路旁,樟子松苍翠,云杉参天,丁香花开;公园广场,布局均衡,景致优美,功能完善。驱车行驶在霸王河沿路,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仿佛置身一座大公园。霸王河的环境蝶变路径,是乌兰察布市近年来大力实施绿色增长工程的缩影,透过这生命的绿色、幸福的景致,我们听到的是全市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铿锵之声,看到的是乌兰察布市构建生态家园的精美画卷。
全民植树构筑绿色生态长廊
四季绿意相伴的生活不只在南方才有,如今,在乌兰察布市,这里的二百八十多万群众正享受于各种绿化工程和生态项目,日日与花草相伴,四季与绿色结缘。
莺飞草长,春回大地。每年的义务植树节,乌兰察布市机关干部、市民们纷纷走出户外,走向田野山冈,在乌兰察布大地上撒下点点新绿,用实际行动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共建美丽乌兰察布添砖加瓦。
4月13日到18日,178个市区两级机关干部和企业职工在霸王河南岸如意湖公园的1000亩义务植树基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苗木10万余株(丛)。北京军区共投入官兵7000多人在北京军区集宁义务植树基地参加义务植树,栽植油松、樟子松、杨树、山桃、山杏、柽柳、醉鱼木等各类苗木90.25万株,投入资金6000万元,绿化栽植于5月15日全部完成。
截至5月,乌兰察布市春季完成重点工程造林整地3.5万亩,造林面积2.14万亩,其中乔木1.84万亩、灌木0.3万亩;完成重点区域绿化2.38万亩,其中完成公路绿化0.86万亩(168.1公里)、村屯绿化0.36万亩、厂矿园区绿化0.26万亩、城镇周边绿化0.91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156万亩。
现今,全市绿地成点、道路成线、绿植成片、山水相连的绿化网络体系,正在为我市百姓营造着最舒适、最健康的生活环境。从2000年开始,乌兰察布市以建设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区为奋斗目标,相继启动和实施了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补偿项目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截止2014年底,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13.6亿元,完成治理面积2142.2万亩。地方重点区域绿化工程从2012年开始,至2014年底,累计投入资金121.8亿元,完成绿化面积74.2万亩。
生态公园成为城市绿“肺”
每天清晨,李国荣女士都会和邻居一起,到离家不远的白泉山生态公园锻炼身体。呼吸着公园里清新的空气,望着满山茂盛的草木,李女士的心情格外舒畅:“我们生活的城市真是越来越绿,越来越美啦!”
白泉山主题公园位于集宁新旧区交接处,公园设计以“英雄察哈尔、魅力白泉山”为主题,建设了包括主入口、水景风情、生态森林、文化科普、活动运动五个景观功能区。园内共栽植各类树木298万株,其中常绿树102万株,落叶乔木70万株,花灌木157万株。建成的白泉山主题公园对提升城市品位、增加文化内涵、改善人居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卧龙山是集宁区西部生态屏障,面积15平方公里,工程从2010年开始建设,通过填沟造山、凿石覆土等方法,实施了水保造林工程。治理后的卧龙山各类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有了极大改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实现了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双赢。
老虎山公园位于集宁新旧区之间,2011年以来,我市对老虎山公园进行打造,利用已有的绿化景观,与革命传统相结合,将地区文化融入其中,建成集休闲、娱乐、健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虎山生态公园,园内建筑精巧细致,汽车可直通山顶。
这一项项生态公园的打造来自乌兰察布生态立市的决心,更是来自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生态人居环境的理念。自2006年以来,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以“三山两河”建设为主要突破口、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城市为目标、坚持建设生态城市理念,加大城市绿化规模和投资力度,完成了以霸王河综合治理工程、白泉山公园、老虎山公园为代表的一系列精品示范工程。通过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我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建设了一批道路林带、高质量的公园和街头游园、景点,让广大市民就近见绿、推窗见景,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目前,乌兰察布市建成区内的公园共有12个,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综合公园有8个,建成区常住人口按33.3万人口计算,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为0.24。如今,“山水相依、三山鼎立、二水环绕”正在成为乌兰察布市城市发展的绿色名片。
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挺向纵深
家住集宁广场小区的陈先生感慨地说:“这几年,我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人们越来越喜欢到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了。”
从乌兰察布市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以来,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拆违拆旧建绿,加大单位庭园和居住区绿化,消灭裸露地,开辟专用绿地,广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推进垂直绿化等一系列措施,开启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新篇章,也让越来越多的乌兰察布人感到,鲜花与绿荫做伴的季节似乎常在身边。
2012年,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并于当年被自治区住建厅命名为“自治区园林城市”。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了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公园、广场公园绿地为“面”,城市道路为“线”,街头绿地、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为“点”,点、线、面相衔接,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物种丰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城区与郊区有机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绿化网络。
截止2014年,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8.36%提高到22.88%,全市森林资源面积逐年增加,资源价值不断提高,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10%,绿地率为36.01%,目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平方米,一项项绿色工程正让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今日的乌兰察布,正日益舒展在绿意浓浓的生机中、树影婆娑中、古树名木的围绕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乌兰察布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正逐步变成现实。
书写碧水蓝天新篇章
“天蓝了,空气更清新了,生活在天然氧吧里,幸福指数更高了。”这是乌兰察布市群众对环境改善的切身体会。
环顾乌兰察布市内外,如今乌兰察布市的不少重点工程,都被深深地打上了“生态”烙印。在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天平前,我市一直秉持着“发展为要、环境优先”的理念。始终把绿色作为城市的底色,塑造绿字招牌、追求绿色GDP、打造绿色科技,乘势而上,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谱写出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去年,自治区环保厅对我市2014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核定结果进行了反馈,结果显示,2014年乌兰察布市四项减排指标均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3.28%,氨氮同比下降1.39%,二氧化硫同比下降1.5%,氮氧化物同比下降8.2%,考核排名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名列第三。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减排责任书中的24个项目全部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和监督性检测结果公布率分别为87%、93%、100%,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全市四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完成了脱硝改造,13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新增660万吨。
2014年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高载能企业累计投入4亿多元对各个产污环节进行全面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市政府专门筹措4000万元,以“以奖代补”和“以奖促治”的形式对治污进行补贴,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整改积极性。同时,因环保不达标拆除了8家铁合金企业的15台矿热炉。
流域治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力推进。“十二五”海河流域治理的5个项目均提前建成,出境断面水质保持稳定。开展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完成了31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5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和18个苏木嘎查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自治区政府已批复实施。
针对乌兰察布市石材加工、河道采砂和矿山开采行业多年来形成的乱采滥挖、粗放式经营等问题,市委派出6个专项督查组,不定期赴各旗县市区进行督查,指导各地加快环境综合治理进度,并明确要求对违规违法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矿山开采、石材加工和河道采砂等企业在2014年10月底前全部强制停产。
乌兰察布市通过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打出了声威,治出了成效。一个个可喜的数字,勾勒出我市天蓝水清的美丽画卷,也彰显了全市上下对环境污染零容忍的决心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