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企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菊花新品种研发项目成绩显著
由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承担的对外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菊花新品种及产业化集成示范”近日通过昆明市科学技术局组织并主持的验收。以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李枝林教授为组长的验收组专家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发内容和技术经济考核指标且综合评价结论为优,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据该项目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刘琛副研究员介绍:由公司组建的“崔敏龙专家工作站”专家崔敏龙研究员主持的该项目针对目前科研单位遗传资源不足和公司菊花传统育种方法上的的缺陷,利用科研单位研究上和公司资源、推广方面的优势互补,通过在2011年8月—2014年10月的项目研发,引进、收集、扩繁“舞人”、“白帆”等国内外杯状花瓣和紫色花系优良菊花鲜切花品种种质资源50个,完成了花青素合成及调控相关基因的克隆,并在烟草、棉花上进行了功能验证;选择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的培养基配方,以根、叶片、叶柄等植物材料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经过数月培养观察统计外植体的生长状况,建立了菊花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采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技术获得菊花突变株。项目实施期间,利用获得的新品种每年节省专利费120万元;除公司种植300亩新品种切花菊,每亩年均产切花菊12万枝,年产值2700万元外;在海南、昆明和上海对新品种推广示范种植鲜切花各400亩和200亩,新增销售收入1500万元,上述三项合计每年实现总产值约4320万元。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获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而且培育出的杯状花型、紫色花色的“滇之曼”、“滇之彤”和性状、花型较好的紫色花色的“特马”、“寄之空”、“虹之夭桃”、“虹之玉洁”菊花新品种已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新品种权,目前等待授权;结合品种性状与栽培技术完成“菊花种苗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企业标准一项;此外在项目实施期间共发表文章4篇,其中SCI文章3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培养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2名,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受训人数达300多人次。
刘琛介绍说:项目的实施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生态与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项目实施可构建切花菊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示范完备体系,建立切花菊研究开发平台与创新团队,培植产业龙头企业,实现品种、种苗及配套设备国产化,为花卉产业的升级与科技进步起到显著作用,并实现花卉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收益质量型的转变。项目的推广不仅为花卉市场增添了新的品种,还为花卉企业和种植户提供了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和生产示范,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花卉既能绿化、美化环境,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品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良性的生态互动,生态效益明显。“项目的实施对加速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繁荣项目区经济发展,巩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团结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刘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