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划定生态红线不等于不建设
上海市规土局昨天召开“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方案”新闻通气会透露,《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划示方案》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方案,本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总面积436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共包括自然保护区、饮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15类生态空间。
目前上海生态空间不足
市规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生态空间规模不足,陆域生态空间总面积占陆域总面积的5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均公共绿地仅7.1平方米。
《方案》中,初步划定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436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033平方公里,占市域陆域面积44.5%)。其中一级保护区总面积约118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9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市域面积的1.5%)。二级保护区总面积317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37平方公里)。
红线包括15类生态空间
根据方案,一级保护区是上海生态空间保护的核心,作为禁建区,应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一级保护区内应逐步清退与生态保护无关的项目,并恢复生态功能,其中对生态保护存在不利影响、具有潜在威胁的项目,应立即清退。一级保护区包括崇明东滩、九段沙、青草沙水库、海湾森林公园、淀山湖等。
二级保护区是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以生态维护为重点,作为限建区,禁止对主导生态功能产生引导的开发建设活动,控制线性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和独立型特殊建设项目用地。二级保护区内应逐步实现工业用地减量,搬迁零星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至少实现减量150平方公里。
市规土局表示,二级保护区内将严格控制新建建设项目,仅建设部分民生项目,经营性项目则不再建设,已有的不符合生态环境导向的建设用地也将逐步清退。几乎整个崇明岛,以及横沙岛、青浦、松江等区县的大部分区域为二级保护区。
市规土局明确表示,划定红线的面积不等于不建设,而是进行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而控制建设并不意味着供地总量减少,而是供地来源的结构将有所转变。
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内将包括15类生态空间,分别是自然保护区、饮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山体、重要耕地、重要林地、重要湿地、重要河道、重要公园、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外环绿带、近郊绿环、近郊生态间隔带、市域生态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