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滁州:海绵城市将“喝掉”城区七成降水

时间:2022-12-03 08:36:07 | 来源:中安在线

滁州:海绵城市将“喝掉”城区七成降水

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看似坚不可摧,实际上很难“接地气”。每年雨季时,全国各地逢雨看海的场景屡见不鲜。虽然滁州城区经过几年的改造,排水系统已日渐完善,逢雨看海越来越少。这些水白白流掉着实可惜,如果能存储起来,在干旱时节加以利用,岂不美哉?符合这一构思的“海绵城市”出炉。

所谓“海绵城市”,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这一理念将在滁州变成现实。日前,记者从市规建委获悉,滁州市试点打造“海绵城市”,目前正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前期工作。

今年滁州市试点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对城市功能一种形象的表述,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市规建委城建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少管道都不够用,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样让大量的雨水白白流失了。因此,住建部专家提出,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必须调整,要把雨水这个“包袱”变成城市“解渴”的财富。

据了解,今年全国16个城市入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安徽省唯一试点城市为池州市。在此基础上我省提出,至2017年,滁州、合肥、亳州等9个地级市的海绵城市先行建设工作要取得成效,城市内涝积水点要基本解决,完成“与当地财政相适应的海绵城市建设三年滚动规划,有条件的地市要根据实际需要,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下半年开始,滁州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的前期工作。

建成“海绵体”可防洪排涝减灾

降雨时吸收蓄存、干旱时释放利用,一句话就简单表述了海绵城市的含义,看似很简单的描述,实际上所包含的内容却远不于此。

市规建委城建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要成为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其中比较关键的两个指标是: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70%以上、城市要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同时根据住建部今年7月发布的海绵城市评价与考核,划分了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等五个评价与考核类别,明确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生态岸线恢复、地下水位、城市热岛效应、水环境质量、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污水再生利用率、雨水资源利用率、管网漏损控制、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治、饮用水安全、规划建设管控制度、蓝线和绿线划定与保护、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投融资机制建设、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产业化、连片示范效应等16个方面的评价与考核指标。

“这些指标一项不达标,都将直接影响滁州市能否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建科相关人士表示。

建设海绵城市提升城市功能

据了解,之所以建设海绵城市,是要通过该项目,使70%的城区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一目标,国家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

该人士表示,这是一个总要求,国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目标。建设部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按此计算,每平方公里投资约1.9亿元。对照要求,滁州市提出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期,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70%以上,远期应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

如果能成为国家级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将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地级市补助标准为每年4亿元。同时,对于滁州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树立城市品牌均具有重要意义。

多技术让城市像海绵样“呼吸”

对照国家海绵城市的标准,滁州市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是通过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等途径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会“呼吸”。

据介绍,滁州市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城市绿道、绿地、水系、给排水专项规划正在编制当中,今年内即将完成规划成果上报审批实施。同时,滁州市在《滁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也明确了工厂等设施的雨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标准,对于新建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审批统一要求达到绿色居住小区的设计标准。因此,滁州市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安徽省内具有规划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

同时,滁州市结合内城河改造,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的低影响开发理念,挑选了内城河改造、北湖公园、城南湿地公园等4个具体的试点项目上报省住建厅,争取纳入省级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库。近日,省财政厅、省住建厅联合发文,已经明确向滁州市拨付海绵城市试点市补助资金1000万元。其中,全椒县古襄河综合治理工程列为试点项目,补助300万元。同时滁州市正在对接有关部门,积极编制海绵城市项目库。

小百科: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2015年4月2日晚间,全国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分别是: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