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绿化带与“私人菜园”:鱼与熊掌可兼得吗?
郑州市西三环绿化带被蔬菜“蚕食”现场
近几个月来,时常看到网上报道某地小区绿化带被居民私自开垦种上了自家蔬菜,绿化带变成了“私家菜园”。据网上报道,最近在杭州萧山区姚家河东岸附近、郑州市西三环一带又上演着公共绿化带被蔬菜“蚕食”一幕。
据文中所述,发生在杭州萧山区的绿化带被整改成菜园事件,居民向记者反映嫌绿化带长满了杂草,不清理整治影响绿化环境。而发生在郑州西三环的绿化带变菜园事件,原绿化搞得不错,是政府投巨资建设的生态廊道,同样也被居民在绿化带一隅种上自家的蔬菜。种植的蔬菜有上海青、茄子、小白菜等,郁郁葱葱,俨然就是一片“蔬菜绿化带”,给绿化带还增色不少。
对于这种私自破坏公共绿化带种植蔬菜的行为,一些居民很是愤慨,表示很反对,有的都拨打了热线进行投诉。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也是加大巡检力度,坚决予以制止。但都收效甚微,无法从根源上杜绝一些居民骨子里对垦地种菜生活的向往。就算通过强制措施让绿化带恢复了原样,然此地恢复原貌,彼地又上演着居民破地种菜一幕。反反复复,似乎永无穷尽。
“毁绿种菜”这一行为为何在大江南北反复上演,为何屡禁不止,一个现象的反复出现,不由得引发我们对事物的规律进行思考和认识。
透过这一现象,我们似乎看到一些东西。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再带给居民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吞噬着农村乡土的每一份气息,似乎农耕文明一去不复返。城市少了一些乡土的味道,少了野草之美和泥土的芬芳,少了一丝农家的乐趣。城镇化只是改变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城镇化不了他们骨子里的农耕情节、生活方式。生活在钢筋大厦里,永别了泥土和田野,似乎感到很不习惯,看到绿地和泥土,不由得便进行起了开垦。在垦地种菜的过程中,享受耕作的乐趣。
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古今中外大有人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诗人陶潜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瓦尔登湖》里并不寂寞的梭罗,更是将生命完全融进了大自然。他在瓦尔登湖过了两年的耕作、读书、写作生活。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先验主义”哲学理念。由此看来,诗人和哲人、平民在对美好的田园生活向往方面是一致的。
既然人人都渴望美好的绿色生活、田园生活,而且毁绿种菜这一行为又无法从根源上杜绝,那么能否给园林绿化方式带来新的思考?可否创新一种绿化方式,让蔬菜和绿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既满足居民耕作爱好,又让绿化显得卓尔不群。
如何实现这一创新绿化方式,也是促进园林绿化技术水平一大动力。在困难中找机遇,在解决问题中生发创新。相信绿化带与蔬菜并不是两个敌对的事物,都有着相似的共性,鱼与熊掌也有可能兼得。如何实现绿化带与蔬菜共存,将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课题,有待于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