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再生水利看“城市森林”如何浇灌
公园里花间潺潺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景观河碧波荡漾,一位工人正用河水灌溉着生态林的花草树木。这些水来到这里之前,大多都是市民生活中的污水。据了解,为促进我市江边污水处理厂尾水综合利用,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再生水利用二期(新龙生态林项目)工程日前已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状态,每天向生态林供应再生水4万吨。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工作人员钱孔鸣介绍说,再生水利用二期主要建设内容为泵站、再生水输水管道和湿地生态净化系统等工程。新建再生水提升泵站1座,规模为9万吨/日。再生水输水管道工程沿黄海路、龙江北路、S122省道敷设再生水输水管道约10公里。项目从2014年8月中旬开始进场施工,主要是将江边污水处理厂的优质尾水再生利用作为“第二水源”进行循环利用,日供规模达8万吨。“目前试运行阶段每天供水4万吨,其中2.3万吨用于生态林西区的灌溉和景观用水,其余的用于周边河流的生态补水。”
“经过我们污水处理厂处理的生活污水,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而通过湿地净化系统处理后,退水水质可提高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标准。”钱孔鸣说,这些再生水出水的标准本就已经很高,可以用作生态林补水和浇灌,而通过水上森林、生态小溪、垂直流湿地等生态板块,还能进一步提升区域水质、改善区域整体水环境。
而其实,再生水早就已经融入了常州人的生活。常州排水管理处工程管理科科长周建新告诉记者,我市早在2010年就已实施再生水利用一期工程,供水总规模为每天8万吨,其中戚墅堰污水处理厂再生水4万吨/日供给中天钢铁有限公司作循环冷却水使用,基本实现戚墅堰污水处理厂尾水“零排放”;清潭污水处理厂建设1.5万吨/日规模供给白家浜、叶家浜作为“生态补水”和荆川公园绿化景观用水;城北污水厂优质再生水2.5万吨/日供给柴支浜、断头浜生态补水,彻底改变了断头浜黑臭现象。他表示,再生水利用二期(新龙生态林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成为我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崭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