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海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时间:2022-12-08 14:36:07 | 来源:海南日报(海口)

海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海南既是生态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农村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然而,相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海南在农村环境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认识还不足,导致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产生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迎接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海南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海南农村及周边地区,许多生态区遭受无序农业种植的破坏,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有些地方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危险。不合理的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农村水产品、禽畜养殖的面积也呈逐年扩大趋势。农村养殖几乎没有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点,生产的污水直接向外排放。养殖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环境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由于农药化肥用量大、残留物多、持续时间长,再加上用法不科学,污染逐年加剧。

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更难处理。许多农村缺少垃圾收集、处理设备,且农村范围广,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超过全省农村总数的60%,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的进展仍十分缓慢。此外,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烟、污水毒物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便排放出去,对农村环境造成危害。

海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和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对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为破坏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环保标准更高的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进一步明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在海南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中,政府既是权利主体也是责任主体,这一点在2015年新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中给予了明确。同时,该法也进一步明确了一切单位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新环保法还赋予了环保部门一定条件下对违法项目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新法实施后,对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环保部门可以及时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这不仅节省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履行程序的时间,而且提高了环保部门行政决定的执行力。这部被喻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法律,不但明确了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还进一步提高了违法成本,海南地方更要严格执行,并根据地方省情,制定出更为细致的方案。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除此之外,适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必要的。农村环境治理的目标是追求生态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这种目标不仅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同时更需要村民自身发挥作用,要共同携手参与到农村的环境治理中来。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使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做好农村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垃圾分类处置、减少排污、节约能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