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建筑立体绿化为何迟迟得不到发展?
七星新城的“空中花园”,是建筑绿化的典范,但维护开支让物业人员颇感头疼。
建筑物的立体绿化措施被称为城市景观绿化的新方向,近年来在多地得到倡导。11月16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广西建筑立体绿化技术应用指南》,旨在为全区的立体绿化提供有操作性的技术规范。
立体绿化的概念虽然新颖,但很多市民其实并不陌生。早在2000年,桂林市就推行过屋顶绿化,但目前为止,桂林立体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立体绿化迟迟得不到发展,原因何在?
城市绿化的新方向
“屋顶绿化、阳台窗台走廊绿化以及垂直绿墙是立体绿化的三种常见模式。”市园林局绿化管理科科长李腾钊介绍,建筑物的立体绿化指的是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墙面、柱、平或坡屋面、窗台、阳台、走廊等部位),选择攀爬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
“建筑物绿化能够在有限的城市用地里,最大限度的增加城市绿量与生态效果,”李腾钊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城市内高楼林立,绿地面积越来越少,而建筑物绿化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出来的,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绿化的新潮流。“特别是在桂林的老城区,建筑比较拥挤,挤占了绿化用地,而作为旅游城市的桂林,有很多登高点,实施好建筑绿化,能让桂林的城市景观建设得到改善。”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相关课题的负责人杨帆指出,建筑物绿化已经成为未来城市绿化的新方向。“利用植物的遮挡与蒸腾作用,可以改善建筑的隔热与防辐射作用,对于一些新建建筑的设计,绿化植物甚至可以部分取代建筑物内隔热层的功能。”杨帆说,“建筑绿化不仅可美化城市大环境,还可改善自己家的小气候。”
被称为“第五立面绿化”的屋顶绿化,是立体绿化中最常见,也是市民最感兴趣的模式之一,据李腾钊介绍,早在2000年,桂林市就推行过屋顶绿化,但目前为止,桂林立体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立体绿化推进难
立体绿化迟迟得不到发展,其中不乏缺乏统一管理、市民矛盾等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市内不少小区的建筑物上,市民早已自发地将屋顶改造成了“空中菜园”。在七星区某小区的楼顶上,赫然是一幅绿油油的农田景象,甚至还有市民在楼顶种植了玉兰、桂花等树木,这也让这里面的住户经常发生纠纷。“基本上就是住楼上的人在使用,我们楼下的根本上不去。”住在一楼的廖大爷忿忿不平地说。
“因为种菜,经常有水会渗透下来,而且到了夏天,那股气味就特别让人受不了。”除了顶楼被少数人占用,“空中菜园”也给居民带来了其他烦恼。
这样的现状在社区工作人员看来,也是一个难以调解的难题。“去年小区在改造的时候,经常有居民来反映,说这里动不得那里不能动,一问之下,全是因为他们自己在那里种了菜,这让我们的工作很难推进。”小区业委会的何阿姨无奈地说。
“建筑物的绿化涉及到了建筑物载重、防落木伤人以及植物根部、土壤和灌水对建筑物的破坏等技术性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解决的。”李腾钊说。
近年来,市内一些新建小区在规划建设的初期,就将建筑物的绿化考量在内,但是又涉及到了物业后期维护的问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