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森林资源 >

叶放:中国园林造景的因借之道

时间:2022-12-22 13:36:10 | 来源:凤凰家居

叶放:中国园林造景的因借之道

叶放,当代艺术家、书香文化研究院院长、“一条”艺术总监、《生活美学》美学总监

2015年12月5日,广州设计周系列活动之国际设计论坛(IDF)2015年度大会于广交会威斯汀酒店举行。本次论坛以“东方生活智慧”为主题,当代艺术家叶放在大会上做了题为“空间的空间”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有删减。

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各位分享。首先(为庆祝)设计周10周年,上午的嘉宾送给设计周的礼物是公开私宅。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影像就是我的家,我的家早就公开了,然而我的礼物是“开放参观”,那怎么参观呢?先去登记,然后就可以去我家做客喝茶,谢谢!

今天分享的题目是《空间的空间》,中国的空间是一种智慧,分两个概念,一个是固态的,是空间的物质形态,另外是一个精神。空间也是心灵存在的形态,所以《空间的空间》其实是物质跟精神,空间可以是物质、精神,空间既然是中中国的智慧,我们说东方智慧,其实有一种是东方人关于空间的智慧,空间无处不在,空间可大可小。

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可以用一些道和法来寻找。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是空间之道,是绚烂之道。用心来观看,心有多大,空间有多大,这就是中国人的空间观,方法是因借之道。因地制宜,借自然之力。我们来具体分享一下,我想用苏州的园林作一个分享的载体,因为园林是中国最理想的载体,同时讨论空间的时候,园林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载体。具体分四个部分来讲:色、味、声、光。

色,中国的古诗词讲很清晰,“色”我们不止是觉看到的,可能是心理所联想人文的意境,我们所说的颜色恰恰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元素,园林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栽桐引凤“元素。龙住海里,凤凰住梧桐,就是建设良好的创业环境,引来人才和凤凰。

我们常常说鸟语花香,王安石的有一句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就是讲这个的。所以在中国有一种香,香是特别重要的元素,园林也会用来做元素,在中国人的造景元素中、空间元素中,味道特别重要。

声,声音,其实我们说风、雨、雷、电,都是声音,也中国人空间的元素。广东有一个很著名的音乐是“雨打芭蕉”,是心灵中的空间。所有的园林,到了秋冬季节,都会有荷花,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典故。留园里留听阁的这个窗不但把雨挡住,还能便于欣赏残荷,所以这样的带动空间,营造了某一种氛围。在中国文人的欣赏中,任何自然景色都是造景的元素。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还有东坡肉可吃,但重要的是竹子的美感,风吹的竹子,会有很多清脆的声音,就像长笛一样,流水有清脆之声,就像琴声之声一样。典型的体现了我们对声音的欣赏。

不止是风雨雷声,还有蛙声、鸟声、蝉声、蟋蟀叫、鱼咀嚼的声音等等。我们把青蛙叫的声音叫做蛙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山因为鸟叫而显得更加幽,把声音跟空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园林中,鸟鸣、蛙动,感觉都是美好的。

光,在今天来讲,是摄影最重要的元素,没有光都没有办法表现喜悦的表情。光是园林中重要的内容,苏州的园林中,有一个建筑,它的光是变动和流动的,早晨到这里,晚上到那里,这样的变化,恰恰是文人心中的养心与自然之光的句子。它不是光线,更重要的是心灵上能够跟自然相融,在这样的背景下,你会发现江南的园林都是粉墙黛瓦,不用黑墙白瓦,因为粉墙黛瓦更加贴切。江南多雨,白色的话,不到半年就会变成粉墙。有的人觉得女人很美,青黛之美是才是美,所以江南的瓦经过洗刷,会洗去沉淀。粉墙是一张纸,什么当笔呢?光阴、日月。先是日月,日月穿过竹子,把影子投射到墙壁上的,这时候就是一张美绝妙的画。白墙前的石头就特别重要,也是造园的重要元素。

月光、日光都是笔,还有光阴。有一种叫爬山虎的植物,很漂亮,会变颜色,我们可以想象,春天的时候,爬在枝干上,露出绿色的树芽;秋天是色彩斑斓的,大部分都是黄色,充满生命的灿烂;冬天就像一张水墨画,书画的抽象线条,所以白墙像水墨画。

所以色味声光,体现了虚实的关系,我们的空间观,不仅有虚的,还有实的。全世界的房子,海边、山上的房子一定是最贵。中国除了虚借,还有实借,都是我们造景绝妙的一笔。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同样一个园林和空间,因为有了绚烂之道、因借之法,才有小中见大的哲学观,是我们对待空间非常重要一个观念、手法。在网师园里,有一个非常小的窗,窗外一米种了几株芭蕉——古典园林的窗户会留出一米的距离,不仅是为了通风、通光,更重要是为了欣赏光——在春天的时候,窗框里看到的亭亭玉立的芭蕉,到了冬天乏善可陈的时候,贴一副跟窗框同大的画到窗框上,就四季都可赏芭蕉了。

画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生命是随着自然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主人也会用文人手法去改变。所以中国的空间观,不止是外部的空间,还有内部的灵感,才是我们真正的态度,真正的“空间的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