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文化 >

让宜居成为城市的温暖底色

时间:2023-01-02 09:36:05 | 来源:千龙网

让宜居成为城市的温暖底色

宜居,是现代城市的底色,是人们定居城市的追求!“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则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路径。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新形势下,做好城市工作,就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好“五大统筹”。其一便是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城市,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群,而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态。宜居,是其最为基本的属性之一。或者说,城市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的发展;必须把人居价值,把人与生态的和谐共融置于中心位置。

具体来看,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生产空间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

城市发展要尊重规律,重视质量,契合人的需要,不搞“摊大饼”、粗放式,无视环境的单方面突进。生产方式上,要向绿色转型、靠拢,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比如,将不适合在城区发展的企业疏解出去,给核心产业、绿色产业腾出空间,同时也为防治“城市病”助力。这方面,首都北京赫然走在了前列,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产业结构的优化,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生活空间向宜居适度方向发展,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轻松。

“早晨,你在法国,坐一小时车,到德国了,再坐一小时,就到波兰了。同一个时间点,你在重庆,坐一小时的车,你在重庆,再坐一小时,你还是在重庆。”微博上,有网友这样调侃重庆的交通现状。语气虽然夸张了点,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却点明了。无疑,生活空间的宜居性与交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交通顺畅了,市民的出行才能说走就走,工作、生活才能更为便捷、惬意。

空气清新,交通顺畅,生活便利是每个城市居民的向往,也是城市和谐宜居的必要元素。反过来说,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市民屡屡“看海”……宜居性便大打折扣。对此,我们要不断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比如,进一步建造和优化公共交通网,让拥堵少点发生;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棚户区和危房及老旧小区的改造,让人们住得安心;增强城市降噪排污能力,让市貌干净疏朗,等等。

生态空间向山清水秀目标前进,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空气污染、垃圾围城已让我们尝到了经济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苦楚,生态文明的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努力降污减排;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每个市民都参与进来,共建美好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少点抱怨,多点助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杯水,让垃圾分类入桶,等等。小行动聚合起来,就会形成环境保护的大动能。

整体上来看,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有助于美好生态空间的建设,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必然带来生活空间的和谐宜居,让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得以提高……“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赢,是形成循环不止、生生不息的城市系统的深层密匙,三者之间呈现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努力把握好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切实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和谐宜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城市工作就应“以人为中心”,努力满足人们的各种诉求。如此,城市才会更加有温度,有活力,更宜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