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擂响海绵城市创建“战鼓”
制图:洪茜茜
碧水悠悠的甬新河,是鄞东南平原三大骨干排水系统之一,全长35.6公里。甬新河整治工程,没有延续以往生硬地将水从生态系统中分割出来的传统做法,而是在水利工程学的基础上,吸收、融合生态学的理论,恢复沿河动植物的生长栖息环境。
如今,河道两岸绿色葱茏,水生动植物丰富多样,使整个河道呈现出勃勃生机,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同时也成为宁波海绵城市创建路上的成功试点与范本。
海绵城市创建“战鼓”擂响
2015年9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宁波市提前准备,积极响应。市住建委紧接着发布消息说,我市将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同时结合宁波城市实际,按近、中、远期制定发布了工作目标。近期(2015-2018年):结合“品质城市提升、美丽宁波建设”,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期(2018-2020年):初步建立海绵城市配套标准、管理制度和监测预警体系,至2020年,全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能将7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远期(2020-2030年):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至2030年,全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究竟什么是海绵城市?形象地说,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净水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留住雨水,并很好地再利用这些雨水。”市住建委专业人士说,“海绵集中体现在消纳、减速与适应,是就地解决水问题,而不是将其转嫁给异地;是让洪峰来得慢一些,而不是让洪峰来得快一步;是弹性适应自然和柔性对待雨水,而不是与自然对立、刚性对抗雨水。”
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因为传统的城市建设,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又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院长李俊奇曾说过,这种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的城市建设,往往造成逢雨必涝。
然而,要做到不再“城中看海”,绝不仅仅是管道扩容那么简单。强降雨一来,还是会觉得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只能眼睁睁看着70%的雨水白白流失。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补充地下水,削减地面径流,使雨水得以下渗、滞蓄、净化和回用,缓解城市内涝压力,提高雨水回用率。”市住建委相关人士说,我们首先应该有效保护原有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天然“海绵体”;同时,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
海绵城市建设是项综合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其实是追求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文化的共生共荣。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山、江、海共同作用,洪、涝、潮等灾害较为突出,经常遭受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侵袭,造成全流域或部分流域洪水及沿海高潮位,对城市造成内涝威胁。
当曾经的河塘、水稻田成了水泥地,蓄水空间从哪里来?海绵城市建设为解决水安全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药方”:要求优先通过雨水湿地、生物滞留池、多功能调蓄池等设施,能够大量滞蓄雨水。北京的研究机构认为,宁波海绵城市建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宜取值在75%至85%之间。这意味着,海绵城市建成后,每年可控制住75%至85%的雨水。当风暴潮来临时,部分雨水被这些“海绵体”吸住,可减少内涝积水点。
海绵城市,要求水生态保持平衡。尽管宁波市境内江湖兼备、河流众多,但在以往的河湖岸线整治中,有的地方在河湖边用长石条砌岸,有的用水泥抹成三面光,把自然弯曲的河岸线给破坏了,甚至整个河湖边寸草不生。青蛙跳进去出不来,其他的水体动物也没有地方栖息,自然水系本身具有的独特复合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海绵城市生态治水的理念就是保护原有水系,用生态治水的方式,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复河滩、修复生态河岸,逐步健全动植物的栖息地,莺飞草长、鱼翔浅底将不再是山区或景区的“专利”。
宁波降水量年内、年际分布极为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9%和全国平均水平的55%,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之一,甚至可以说,属于丰水地带的缺水型城市。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就是要在丰水时将雨水“喝”进,在缺少时将雨水“吐”出,让城市不再渴。因此,需要通过推动用水大户开展中水处理回用、雨水收集利用,以及使用节水型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较好地提高雨水资源回用效率,节约自来水资源成本。
同时,我市在水资源污染治理方面还任重道远,需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治理理念,通过湿地、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等设施建设,将雨水径流通过植被的拦蓄、净化后,再排入城市内河中。既可避免雨水径流污染直接排入河道,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五水共治”“清三河”的成效,还市民百姓一江碧水。
海绵城市,还能体现宁波独特的水文化,留下城市的美好记忆。宁波与水有关的文化故事,展现的是一部宁波人民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奋斗史。从河姆渡的凿井技术,到唐代的它山堰,宋代的水则碑,贯通大运河内河与外海的三江口,再到历朝历代建设的堰坝、碶、闸、塘河等,无不诉说着勤劳勇敢的宁波人民与水的不解之缘,也无不诉说着宁波这座城市因水而兴、得水而美、缘水而盛的历史渊源。
作为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双遗产城市,宁波的海绵城市建设,将进一步挖掘水文化、宣传水文化,增强水文化影响力,提升水环境文化认同,续写江南水乡和港口城市独特的水文化故事。
“海绵体”正在逐步壮大
宁波是以“水”为核心的水网城市,水既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开展时,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及时作出批示,指导我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创建工作。
事实上,宁波城市建设引入海绵理念已有多年。在全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前,我市在城市建设中已多处、多点采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措施,进行了海绵城市工程实践。
同时,宁波还是国家节水型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等,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五水共治”专项行动。这些都为宁波开展海绵城市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地处江北区的慈城新城早在2004年建设时就已采用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理念,对雨水径流污染进行净化、回收、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率先建成2.66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示范区。
面积26.9公倾的中心湖是慈城新城的“绿肺”,也是一个庞大的“排涝池”,堪称城市里的“雨洪公园”。每当强降雨袭来时,中心湖排涝池接收来自西北和西南(官山河以西)两区域内水路的水,雨水径流通过小区地块周围的路边生态滤水带或邻近水边生态带排入中心排涝池。同时,地表水经人工湿地循环得到进一步处理和净化,处理过的水作为慈城新区的水资源,重新分配到小区地块内作为灌溉用水和其他用水,从而起到蓄洪和水处理净化再利用的作用。
慈城新城区域内的主要道路都是“海绵道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道路两旁各是一道约2.5米宽的“下沉式”绿化带,草地比周围路面下凹约20厘米。“这是一个‘沉下去的绿岛’,不仅有绿化美观作用,还能收集和涵养水源。”新城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当发生强降水,通过这片下沉的绿化带,路面多余的雨水就可以下渗和净化,同时又能补充和涵养地下水,减少绿化灌溉用水。
此外,我市还实践了各种类型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宁波新三江口公园建设,融入水、生态和海绵技术,采用了“金属网笼+缓坡+防洪路”的设计,使水利化“硬”为“柔”,更具生态魅力,成为宁波最亲水的江滨公园。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综合了地形、水文和植被等特点,构建了一条长约3.3公里的“水体过滤器”,形成了可持续的生态基质。
北仑宝新不锈钢公司启动了雨水利用技术改造项目,2014年该项目为公司生产工业用水118万吨,实现降低成本314万元,节水效果显著。公司利用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形成自制工业水,在满足生产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鄞州紫郡小区建设,植入海绵城市元素,充分利用小区东靠甬新河且还有20米宽绿化带的生态优势,设计时充分考虑结合周边环境,尽量保护和利用城市原生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并纳入整个城市的生态园林规划,自然地将绿色引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