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近看落叶的林木上挂满了多年不见的雾凇,远眺是茫茫无际的水面。在向阳处一湾未结冰的水面上,成群的水鸟,或栖息,或追逐嬉戏,或展翅飞翔,给冬日的湿地公园带来勃勃生机。
近几年,湿地公园吸引了成群的白天鹅、大雁、灰鹤、黄鸭、白鹭等近二十种水鸟到此越冬,最多时有几万只,成为大漠水库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说:“连续好几年白天鹅来湿地公园过冬了,说明生态环境确实在持续好转,像白天鹅这类比较珍贵的水鸟对栖息的环境要求很高,水域要广、水质要好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民勤县把生态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突出“节水、造林、治沙、防污”重点,制定防沙治沙专项规划,确定“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强化政策保障措施,制定《压沙工程管理办法》《沙漠承包治理管理办法》,探索和完善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管护经营机制,建立了集压沙修路、造林绿化、工业治沙、生态农业、扶贫开发“五位一体”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推行项目管理、财经约束和审计监督制度,从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向林业建设倾斜;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五禁”规定,全力巩固扩大重点治理成果。2011-2015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78.11万亩,发展特色林果业43.21万亩,实施工程压沙21.73万亩,封沙育林60.3万亩,管护国家级公益林12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现在的17.7%。
在生态建设中,该县全面启动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争取到位资金700万元,以红崖山水库区域湿地为重点,采取人工注水、关井压田、封沙育林(草)等措施,基本建立了以湿地公园为中心的湿地管护和监测体系,红崖山水库周边区域湿地面积明显增加,县域湿地保护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12月,作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容,使水库总库容从0.99亿立方米增加到1.48亿立方米,其中调节库容由5966万立方米增加到9030万立方米,总投资约4.57亿元,通过加高扩建工程为民勤生态治理提供水资源保障。
同时,民勤县开展了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全县249个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10个农民用水者专业合作社。从宏观管理上明晰每年的水资源总量控制指标,建立完善“明晰水权、定额管理、节约有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将地下水取用审批和计量控制到井口,地表水取用审批和计量控制到斗口,县境内所有机井全部颁发取水许可证。结合荒漠化实际,确定“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将防沙治沙的重点放在绿洲风沙沿线,对外围荒漠区实行封禁保护,实施封沙育林;沿边流沙区实施工程治沙,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绿洲边缘严重沙化区建设基干防护林带,内部配套农田林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形成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防护屏障和林业产业体系。2015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14.36万亩,新建特色林果基地6.59万亩,完成通道绿化336公里,封沙育林草6万亩,义务植树236万株,工程压沙5.65万亩。
民勤县以水价杠杆撬动各行业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一年核算评估、三年动态调整。实行差别水价机制,对设施农牧业和大田滴灌,地表水水价优惠30%,地下水水价优惠50%;对于传统种植的高耗水作物,地表水水价上浮30%,地下水水价上浮50%。建立水权交易机制和政府监管、市场调节的水权交易管理体系和网上交易平台,2010年以来,交易水权22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工程,改造骨干渠道436公里,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8提高到0.61。全县用水总量由2006年的7.44亿立方米,减少至2014年的3.59亿立方米,削减地下水开采量4.3亿立方米。
为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民勤县出台了禁止开荒、打井、放牧、乱采滥伐、野外放火的“五禁”规定,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2011年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在0.89亿立方米内,2012至2014年连续三年控制在0.86亿立方米内,提前8年实现两大约束性目标;2014年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小于3米区域呈南东向北西方向范围分布,局部地方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北部湖区形成约106平方公里的旱区湿地,提前6年实现旱区湿地目标;2015年青土湖水面达到22.36平方公里,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连续6年形成水面,地下水位埋深由2007年的4.02米上升为目前的3.14米,芦苇等旱湿生植物逐年增加,连片封育面积达到2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