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动态 >

陶思炎谈明城墙申遗 建议恢复正月十六走城墙风俗

时间:2023-01-08 11:36:10 | 来源:南京日报

陶思炎谈明城墙申遗 建议恢复正月十六走城墙风俗

陶思炎冯芃/摄

昨天,陶思炎在南京家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洋文化的冲击下,一些民俗文化消亡太快,如果时间久了就只能存在于书本之中。”他认为,应该用动态形式将一些民俗文化传承下来。就南京来说,他呼吁正在进行城墙申遗的南京将正月十六定为“城墙节”。

在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中,陶思炎无疑是最具“南京味”的一位,因为他早早就将南京的民俗文化传播到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

昨天,陶思炎在南京家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洋文化的冲击下,一些民俗文化消亡太快,如果时间久了就只能存在于书本之中。”他认为,应该用动态形式将一些民俗文化传承下来。就南京来说,他呼吁正在进行城墙申遗的南京将正月十六定为“城墙节”。

“希望民俗文化消亡得慢一些,给人们选择的机会”

作为中国第一位民俗文化学博士,陶思炎在该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他撰写的《中国鱼文化》是国内第一本研究“鱼文化”的作品。陶思炎说:“我新写的一本《南京民俗》即将出版,里面详细介绍了南京的一些民俗文化,南京人春夏秋冬时节的风俗、礼数、游戏等。”

陶思炎1987年报考了北师大的民俗学博士,从此走上了研究民俗文化艺术的道路。现为东南大学教授的他,仍在“南京非遗文化”研究的学术之路上潜心前行。

提及此次当选新一届“南京文化名人”,陶思炎更多地还是想着如何更好地推广南京民俗文化,“建言的机会多了,推广的影响也会更大。”陶思炎说。

在陶思炎看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洋文化的涌入,让很多民俗文化逐渐消亡,“这种消亡其实很快,如果断上个三四十年,就很难再接上了。”陶思炎说,“我希望民俗文化的消亡能慢一些,给人们一些选择的机会。一些带有浓重迷信色彩的民俗文化消亡是正常的,但好的民俗文化,还是应该尽可能保留下来。”

建议设立“城墙节”,恢复正月十六走城墙风俗

对于正在申遗的南京明城墙,陶思炎建议,城墙申遗应与南京人的生活有所关联,他呼吁恢复老南京正月十六走城墙的风俗,将正月十六定为“城墙节”,“正月十六在城墙上走一走,是从明朝开始一直传承到上世纪50年代的传统民俗。”

陶思炎介绍说,古时中国有“走三桥”的传统,那时候过年,农村的女性会在天黑时去桥上走一走,意在“脱晦气”、祈福,甚至会结伴走到天亮才回家。为生孩子发愁的女性会走3座桥,并拆一块桥砖回家,祈福来年生个孩子。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周边农村的农民进住南京城,将这一风俗带到了南京。不过,“走三桥”的习俗被改成了“走城墙”,将正月十五晚上通宵走改成了正月十六白天走。“当时,中华门、石头城、通济门等城墙都是要走的地点,走4道城门就相当于走了3座桥,百姓们都会用这种方式去讨个彩头。”

陶思炎还呼吁在南京建立一个类似于韩国首尔附近“韩国民俗文化村”一样的“南京民俗村”,“如果说迪士尼是洋文化乐园的代表,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展示。南京民俗村里应该有南京人生活,不仅可以参观,也可以互动,不仅是传承南京民俗,未来也可能是南京重要的文化产业项目。”

民俗文化需正确传承,倒贴“福”字其实被错用

在陶思炎看来,一些民俗文化也被南京人误读或者错传了。

春节期间,很多人家会倒贴“福”字。陶思炎告诉记者,这也是民俗文化有被误解的地方。“其实倒‘福’是有很大的讲究的,只有穷困潦倒、灾难连连的家庭,才会如此贴福,意欲转运。事实上,倒‘福’也更多被贴在马桶上、厕所前、垃圾桶上,寓意将污秽的东西转出去。如果知道了古时的这些习俗,再看我们的一些习惯,会觉得有很多错误。”陶思炎说,民俗文化还需在正确了解的前提下去传承。

人物简介

陶思炎,1947年出生,籍贯南京,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第一位民俗文化学博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研究成果曾获江苏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三等奖。他在南京非遗文化的挖掘、传承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中国民协和江苏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称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